第A4版:科技新闻

晚稻要高产,这些措施一项不能少

  搁田和穗肥 当群体苗数达到计划穗数的80%时,必须及时搁田。搁田持续时间为5—7天,土壤形态以板实、有裂缝、不陷脚为度,稻株形态以达到群体叶色“落黄”(顶4叶浅于顶3叶)为度。拔节之前通过多次搁田,达到叶色“落黄”为止。如遇连续阴雨等原因错过搁田时机,要放干田水抓紧搁田,以达到促进根系生长的目的。群体苗数正常、叶色褪淡落黄,可在倒4叶露尖施促花肥,倒2叶露尖施保花肥。群体不足,或叶色落黄较早,促花肥提前施用。群体过大,叶色过深,穗肥一定要推迟到群体叶色落黄后才能施用,只施一次,数量减少。
  连作晚稻精心育秧 连作晚稻有可能超秧龄的秧苗,适当减少肥料施用,秧田水分以无水层湿润为主,培育矮壮秧苗。对播种较迟叶龄还处在3.1叶、距移栽期还有20天以上的秧苗可适量喷施多效唑,控制苗高,增强秧龄弹性。要及时防治秧苗病虫害,做好秧田稻蓟马、稻飞虱及黑条矮缩病、稻瘟病等害虫害防治工作,在黑条矮缩病易感地区,做到带药下田。今年连作晚稻秧龄长、插种迟,技术上要求增加基本苗,导致秧苗紧缺。因此,要统筹合理利用秧苗,做好余缺调剂和及时补播。秧苗缺口较大的,可补播早稻品种作“早翻早”种植。晚稻长秧龄迟栽后,大田有效分蘖期缩短,必须合理密植,增丛增苗,保证插足基本苗数。8月初移栽的要求基本苗(杂交稻包括大分蘖)10~12万,立秋后移栽确保13~15万基本苗。连作晚稻移栽后要做到寸水返青,浅湿交替湿润灌溉,以促进分蘖早生快发。
  施足基面肥,早施分蘖肥 适时追施穗肥,看苗补施壮籽肥。防止氮肥过迟、过量,保证磷、钾肥的合理施用,提倡增施有机肥。氮肥耙面肥选用速效肥,分蘖肥宜在栽后4~5天稻苗返青后及早施用。氮化肥施用比例基肥∶分蘖肥∶穗肥以5.5∶2∶2.5为宜,机插田3∶4∶3。穗肥在倒3叶或倒2叶露尖时施用。
  综合防治病虫草 高度重视稻纵卷叶螟、稻飞虱、纹枯病、稻瘟病、稻曲病、黑条矮缩病的防治。尽可能地减少防治次数,避免盲目用药。除草剂的施用要注意安全、适时,特别是返青缓慢长势不好的田块,可以考虑在栽后7-10天后施用。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