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省能繁母猪预警体系建设项目试点县之一,海盐县于6月21日在三个乡镇先启动耳标钉载试点,7月9日全县八个乡镇全面铺开,到7月31日,已钉载耳标20145头,能繁母猪预警体系建设进展顺利。试点工作做法及经验主要有三个方面:
领导重视、部门配合及队伍健全是体系建设的保障。试点期间,省畜牧兽医局领导多次赴海盐指导,当地政府领导也十分支持这项工作。县财政专门安排34.86万元作为项目经费。在耳标钉载过程中,该县乡镇兽医技术人员统筹安排业务工作和钉载任务,利用早晚时间,相互配合,确保了项目实施进度。
统筹安排、及时沟通及培训试点是体系建设有序推进的关键。在推进体系建设过程中,该县重点把握了五个关键环节:做好详细的实施方案,落实项目具体实施单位、人员,并明确职责;加强培训及宣传,邀请琅木达公司技术员对准备参与项目实施的管理员、防疫员、人工授精输精员进行培训,印发告全县养殖户书;由点到面逐步推进,先在母猪存栏少的乡镇搞试点,技术人员下到各乡镇现场指导操作,项目开局良好;及时沟通解决,针对项目实施中出现的数据上传不准确、断针、保险衔接等问题,及时沟通解决;多种方式统筹安排好工作,根据畜主作息特点,合理安排技术人员上门服务。
信息详尽、人员配合及物资配备是体系建设中需重视的问题。该县注重调查摸底,养殖户的户主姓名按照身份证填写,并记上身份证号码;钉载时讲究效率,两人一组,一人钉载,一人负责数据采集与登记;一个地方钉载完成后,及时进行广播宣传,以防有农户漏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