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7版:农民信箱

莫让农家书屋成摆设

  编辑同志:
  眼下,各地农村大多建立了农家书屋,这对提升村民文化素养,丰富村民文化生活起到了很好的作用。然而,笔者近期到一些农村走访时发现,不少农家书屋成了摆设。
  据一些村民相告,农家书屋里的图书基本上不适合村民的胃口,都是一些脱离“农”字的书籍,村民看不懂,更用不上。加之管理不到位,无人看管,一些农家书屋平时基本上是“铁将军”把门。
  笔者以为,要真正发挥好农家书屋的作用,一方面,村“两委”要重视提高图书质量,尽量使书屋里的书籍姓“农”,能让广大村民看得懂、用得上;另一方面,要安排专人负责管理书屋,并不定期地更换、添置一些新的书籍,使广大村民认知书屋、利用书屋、爱上书屋,通过读书增长知识、技能。
  农家书屋作为村级文化阵地,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利用好了,效果不言自明;反之,不仅会浪费财力、物力、人力,更会遭到村民们的埋怨。这就要求各级基层党委、政府,在抓好经济建设的同时,更要重视农家书屋的建设,使其成为凝聚精神、促进乡风文明、引领群众科技致富的阵地。 开化读者 叶金福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