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C1版:浙江林业

生态文明最直观的就是绿化

  杭州市余杭区委书记 朱金坤
  从2007年10月份起,杭州市余杭区委、区政府大力实施环境立区战略,共建共享“品质之城、美丽之洲”,全面启动了以城镇、村庄、道路、河道绿化等为重点的绿化余杭行动。截至去年底,全区共投入绿化资金8.5亿元,累计完成绿化面积1700余万平方米。通过绿化,逐步营造了水清、山绿、天蓝的优美景观,环境质量明显改善。去年余杭被评为联合国最佳生态和谐环境美丽城区、中国最佳休闲度假旅游名区。
  在绿化余杭过程中,我们着力构建多元化投入机制、社会化参与机制和制度化奖惩机制,明确除列入区政府投资计划的绿化重点工程以区财政投入为主外,镇乡(街道)绿化建设所需资金以镇乡投入为主,村庄绿化采取集体出资、企业或个人赞助,市场化项目区内的河道绿化和各类园区、开发项目、厂矿企业等绿化资金由开发业主自筹解决。区政府则每年安排1亿元绿化专项奖励资金,重点用于对镇村负责实施的绿化建设项目进行以奖代补,充分发挥财政资金“四两拨千斤”的作用。同时,开展捐资植绿、冠名绿化、认建认养等多种形式,号召全社会参与绿化。
  在破解绿化空间难方面,我们制定了《绿化余杭三年行动计划》、《临平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等绿化规划,明确以增加绿量为重点,在不同区域空间分类制定绿化方案。我们还大力实施拆房还绿、拆违建绿、见缝插绿,充分利用城镇空隙与边角地块,认真抓好墙面、屋顶、阳台的立体绿化,严格落实新区和新建项目绿化指标,不断拓展绿化建设空间。为确保绿化质量,我们按照“谁建设、谁受益、谁负责”的原则,建立巡查通报、长效管理等制度,改变过去重建轻管、重数量轻质量的做法。目前,我们就城区和农村绿化养护管理,分别出台了《余杭区临平副城绿地养护管理办法》和《关于进一步加强全区农村清洁绿化余杭长效管理的实施意见》、《绿化余杭专项资金管理实施细则》等政策文件。
  有人可能会问:清洁绿化余杭与创建省级“森林城市”、打造“森林浙江”有什么关系呢?我觉得,作为生态文明,最直观的就是绿化,绿化如果要建得有档次、有品位、可持续、投入少、产出大,那么应该是建设森林。我们要把那些废矿山、遭破坏的森林再造为森林,这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不仅可改善当代老百姓的生活品质,而且对我们的子孙后代也有好处。
  下一步我们在打造清洁绿化余杭上重点要做几件事情:第一,修改完善规划。我们原来的规划可能比较追求面积,以后会追求品质。第二,对修改完善的《三年行动计划》要加快推进。第三,落实已制定的《绿化养护管理条例》。我们不仅要种树,而且还要养护、保护树。同时,我们也会在推动绿化的建设过程中,更注重社会的参与。通过好的规划,通过全社会的参与,我相信“森林余杭”会建设得更好,达到老百姓对“品质之城,美丽之洲”的要求。届时,余杭的人均公共绿地面积、森林覆盖率等指标水平将不断提高。目前,我们的人均公共绿地面积为14平方米,平原绿化覆盖率在18%左右,这在省内应该算是高的,今后我们将继续努力。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