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D1版:农机化

农机化示范区的路桥实践

  本报记者 俞廷尚
  2007年,农业部在全国选定100个县(场)探索建设全国农机化示范区,台州市路桥区凭借自身实力成为我省四个试点县之一。自2008年开始建设以来,路桥区以发展农机服务组织和农化示范基地为主攻点,着力提升农机装备水平、作业水平和服务水平,示范区建设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并为我省农机化示范区建设积累了宝贵经验。
主导产业装备水平齐头并进
  镜头一:在路桥区百龙农业公司的育苗中心,点点鼠标、按按开关来培育蔬菜瓜果幼苗已不是什么新鲜事。在这里,智能温室、恒温发芽室等现代化育苗设施一应俱全,再加上国内最先进的全自动播种机和自动嫁接机等设备,这里绝对是省内最高级的育苗基地。目前,该中心已全面实现了机械化育苗,年育苗能力达8000万株。
  百龙公司仅是路桥区在推进全国农机化示范区建设中的一个缩影。在路桥,无论是粮食的全程机械化水平,还是蔬菜、畜牧等主导产业的装备水平,都在近年内显著提升,并在省内名列前茅。在粮食生产上,该区逐步实现了从育秧、翻耕、机插、植保到收获、烘干的全程机械化,机耕率、机械化植保率和机收率均接近100%。就连相对较为薄弱的机械化烘干环节,也在当地政府的大力推动下迅猛发展,目前全区已拥有烘干机19台,年烘干能力近9000吨。
  在畜牧产业方面,该区在10家畜牧养殖基地大力推广饲养、饲料加工、粪便无害化处理等装备;在水产养殖业方面,该区引进的增氧机、挖土清淤机等机械超过2000台;在农产品加工业方面,该区投资1200万元建立农产品冷藏保鲜基地,年冷藏保鲜能力达4万吨。主导产业机械化水平的大幅度提升,有力推动了路桥现代农业的发展。
农机服务能力显著提升
  镜头二:下梁村是路桥有名的工业村,在这里,种粮的现代化程度可跟工业媲美,这完全得益于金穗粮食机械化生产专业合作社提供的全程机械化农机服务。从2006年起,该合作社不失时机地扩展服务范围,先以下梁村周边几个村庄集中连片的3000亩水田为中心建立起机械化耕作示范方,继而又在金清镇建立了万亩粮食全程机械化生产基地,使该镇粮食生产机械化水平超过90%。2005年以来,该合作社农机作业服务面积每年都在5万亩以上,年利润近百万元。
  自2008年路桥区开始建设全国农机化示范区以来,农机社会化服务组织蓬勃发展,农机服务从当初单一的粮食生产向产后烘干、加工及其他特色产业渗透,形成了由谷到米,从育种、生产到加工、销售的产供销一条龙服务链,组织化、专业化、规模化、市场化程度显著提高。目前,该区共有各类农机服务组织314家,拥有各类农业机械4000余台(套),年机械化服务能力达到50万亩。
农机工业欣欣向荣
  镜头三:今年以来,路桥区富士特公司的多款植保机械始终热销市场,几乎每天有产品发往全国各地。该公司负责人告诉记者,近年来,公司通过技术创新,产品性能和市场竞争力大大提高。上半年,公司已销售各类植保机械20万台,销售额超过1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了20%,预计全年销量可超过30万台。
  近年来,随着购机补贴等利好政策的实施,路桥区农机制造业产销两旺。目前该区拥有各类农机制造企业1200余家,产品涉及收割机、喷雾器、水泵、田园管理机等,尤其是植保机械,生产能力占到全国的41%。到目前,该区农机企业已获得300多项专利,多个产品进入东南亚、北美等国外市场。去年,在制造业深受金融危机影响的背景下,该区农机制造业通过技术创新,逆势而上,产值超过100亿元。
  在农机化示范区的推动下,路桥区农业机械化水平和农机工业发展已登上了一个新的台阶。接下来,该区还将大力实施创新农机服务体系、优化农机装备结构等七大行动,力争到2011年底,提前完成全国农机化示范区的各项指标,使农机化示范区建设走在全国前列。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