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D2版:农机化

全程机械化 “农忙”不再忙

  日前,笔者来到嵊州小华粮食产销专业合作社,只见两台大型烘干机轰轰作响,热乎乎的稻谷不断从端口处喷涌而出,瞬间堆积成一座座小山,工人们忙着将装袋后的稻谷搬运上车。
  眼前的一幕,让合作社负责人邢小华联想起了以往的晒谷难:“去年晚稻收割时节,由于连续的阴雨天气,稻谷的摊晒、烘干以及储存都成了难题,不少稻谷发生霉烂。”
  粮农收割下来的稻谷,以前都是席地晾晒,如果遇到雨天,粮农就叫苦不迭。在当地政府和相关部门的帮助下,邢小华去年购置了一台烘干机用于“救急”,在此基础上,今年他又购买了一台价格12.5万元的烘干机。“两台烘干机日烘干稻谷可达1万多公斤,省时又省力,彻底解决了我们的燃眉之急。”邢小华说。
  在邢小华的基地门口,10多台粘满泥巴的农业机械一字排开,“静候”邢小华的“差遣”。在国家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的鼓励下,两年多来,邢小华总共投资70多万元,买进高速插秧机、中型拖拉机、水稻播种流水线、收割机等机械化设备,目前,合作社的机械插秧率达到90%,机械化收割率达到100%,实现了水稻生产的全程机械化。“三弯腰”是我们对传统农忙季节的印象,但在邢小华的田头,笔者已经难觅“三弯腰”的身影。通过实施稻作全程机械化,邢小华今年500多亩早稻,不到两个星期时间就抢收完了,500多亩晚稻也在几天时间内耕种完毕。他告诉笔者,每到农忙时节常常叫不到帮工,每个帮工的日工钱在100元左右,机械化节省的劳动力成本,细算起来也不是个小数目。
  邢小华以前是长乐镇的甘蔗种植大户,2008年开始承包种植225亩水稻,去年种植面积扩大到了660亩,今年的水田承包面积更是达到了1100亩,目前,他已成为嵊州市数一数二的种粮大户。今年由于受气候影响,邢小华500多亩早稻的成熟期,比往年推迟了10天左右,而7月份的一场暴风骤雨,又让他接近一半面积的早稻严重倒伏,损失严重。“今年的早稻产量下降了不少,但我种粮的信心是不会下降的,机械化种粮前景肯定不错。”当目光转向自己田头那一片生机盎然的绿色秧苗,邢小华一直紧锁的眉头顿时舒展。
(马渭员 裘洁林)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