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2版:综合新闻

农机“三驾马车”动力十足

  本报讯 (记者 俞廷尚)记者从8月31日召开的全省农机社会化服务经验交流会上获悉,近年来,以公共服务、合作服务和市场服务为主要内容的农机社会化服务“三驾马车”动力十足,力促我省形成了集公益推广、市场营销、生产作业、维修服务、安全监管于一体的农机社会化服务格局。省农业厅副厅长赵兴泉到会并讲话。
  会议认为,农机公共服务实力的壮大,已成为我省农机社会化服务事业发展的重要支柱。自2004年《农业机械化促进法》实施以来,我省农机部门不断完善职能,实现了从单一的农机安全监理向管理、推广、培训、监理等多元化的转变。到目前,全省已有农机管理推广人员4156人,其中八成左右是专业技术人员,有效保障了农机公共服务网络的健全,农机推广对象已从早先的以运输型拖拉机为主向生产作业农机为主转变,粮油生产机械、农业主导产业关键环节机械装备和设施农业装备成为推广的主要对象。此外,以责任农机推广为主要特征的新型农机推广制度的建立,有效解决了信息不对称、技术难落地等问题,提高了先进适用农机化新技术的推广效率。
  以合作为主导的农机生产作业服务异军突起,成为近年来我省农机社会化服务的重要形式。到去年底,全省共拥有农机专业合作社668家,社员15181人,资产总额达9.6亿元,实现收入4.75亿元,以农机合作社为代表的农机专业服务组织还创新了菜单式、托管式、全程式等多种服务模式。在他们的推动下,我省机耕、机插、机收、机灌、机植保、机烘等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作业服务进一步加快,水稻生产耕种收综合机械化达58%,农机服务逐渐渗透到农、林、牧、渔各个主导产业及农村基本建设的各个环节。
  农机装备的增加,也催生了以市场为基础的农机营销维修服务的崛起。目前,我省生产农机补贴产品的企业有498家、设有经销点807个,从业人员1248人;有农机维修厂及维修点4316个,从业人员7056人。以“吉峰农机”、“农机4S”店为代表的新型营销流通模式和销售维修保养模式不断涌现,使我省农机营销的产业链、价值链和服务链不断壮大。
  赵兴泉强调,我省农机社会化服务在稳步发展的同时,也存在着公共服务有效供给不足、农机流通网络不全、维修保障能力不强等问题。当前及今后一段时间,我省农机社会化服务要以促进农机农艺协调发展、提高农艺的机械适应性和农机综合利用率为目标,进一步推进农机服务的社会化、专业化和品牌化,为发展现代农业奠定坚实基础。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