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段时间,美韩两国频繁在中国周边海域举行军演,美国海军还出动了航空母舰,引起我国外交部强烈抗议。这早已不是美国第一次试图用航空母舰进行战略威慑。
声东击西
1954年7月,党中央和毛主席做出了“一定要解放台湾”的决定。美国以武力进行威胁:8月17日,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宣布,再一次出动第七舰队的航母编队,武装干涉中国内政;8月19日,美国太平洋舰队司令斯图普率领美国海军6艘军舰侵入大陈岛一带海域,出动飞机160多架次,在大陈岛海面上空活动。
面对“航母威胁”,毛泽东一面在政治上坚决抨击美国,一面决定炮击金门,以示惩戒。这是毛泽东精心策划的一次军事行动。1954年9月3日,福建前线万炮齐鸣,炮弹烧红了天空,纷纷落向金门,国民党军队猝不及防,损失惨重。解放军的惩罚性炮击进行了十几天,美国方面仍然不知内情,误以为解放军要夺取金门、马祖,甚至进攻台湾。因此,美国的一些军方人士建议向金门紧急增兵,并出动美国航母编队的战舰和飞机,与国民党军队一起袭击中国大陆的重要港口和机场。但最终,艾森豪威尔认为此举风险太大,未敢轻举妄动。他甚至力主放弃金门、马祖,因此与蒋介石产生了矛盾。
毛泽东通过炮击金门这种特殊方式,巧妙击退了美国航母的威胁。实际上,炮击金门只是试探性、有限度的声东击西行动,意在掩护解放浙江沿海诸岛的准备工作。
解放两岛
1954年11月,解放军空军开始轰炸浙江大陈岛,海军出击浙江东部海面,一举击沉国民党军队“太平”号驱逐舰。美国人极为紧张,于12月2日与台当局签订了《共同防御条约》,企图使中国“划峡而治”。为了表明中国人民绝不承认这一非法条约的坚定立场,毛泽东决定首先攻占一江山岛和大陈岛。
当时,第七舰队正在这两座岛屿附近游弋。1955年1月18日,解放军陆海空三军配合作战,一举攻克一江山岛。第七舰队见状,只得灰溜溜地撤走。1月19日下午,解放军以凌厉的炮火轰炸大陈岛,国民党当局急忙向美国求救。美国只好让第七舰队再“回来”,紧急调动包括5艘航空母舰在内的近100艘战舰,出动2000架次飞机,加强对新中国的威胁。1月30日,中共中央下达了解放大陈岛的命令。国民党军队无可奈何,只好在第七舰队的掩护下,执行早已制定的撤退计划。
逼退进犯
从1958年开始,由于“大跃进”和“反右倾”运动,加上三年自然灾害和中苏关系破裂,中国国民经济出现了严重困难。同时,在美英支持下,印度统治集团策动西藏农奴主叛乱,还不断侵犯我国边境。台湾当局企图利用大陆出现暂时困难和不利的国际形势,实现其“光复大陆”的野心。
1962年春,美国政府的军政要员不断到台湾活动,一些官员甚至认为,进犯中国大陆的“时机已经成熟”,鼓吹“现在就动手”。美国对台湾的军事援助,也比过去两年有所增加,大量军火和军用物资被运到台湾。不仅如此,美国的军舰、飞机也不断侵犯我领海、领空。
1962年6月10日,针对蒋介石进犯大陆的狂妄企图,中共中央发出“准备粉碎国民党军队窜犯东南沿海地区”的指示,要求全党、全军、全国人民提高警惕,从各个方面做好准备。同时,中央经过分析研究,认为蒋介石反攻大陆的决心虽然很大,但关键要看美国是否支持,而美国的战略重点在欧洲,决不会让台湾问题影响其全局。因此,中央政府对美国支持台湾当局策划进犯大陆的活动,给予了彻底揭露和严正警告。此外,6月底,由于我党政军民已做好了全面的军事准备,台湾当局不得不放弃了大规模的军事冒险行动。
回顾这一时期,尽管面临着美军将航母摆在“家门口”的压力,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新中国第一代领导集体,坚持维护国家统一原则,积极备战,主动出击;同时,审时度势,巧妙利用国际形势的变化,精确运用外交手段,谨慎设定战略目标,规避了与美军的直接冲突,化解了美军航母所形成的强大压力。
(摘自《环球人物》章名岂/ 文 2010年7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