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茶被称为“养老树”或“铁杆庄稼”,是多年生的作物,稳产收获期可达80年以上。近年来,因柑橘行情不是很好,而山茶油行情还不错,于是,衢州有些农民砍橘树改种油茶——
低产橘园种茶籽
不久前,笔者在浙江老树根油茶开发股份有限公司油茶树种苗基地看到,大棚里是刚嫁接下去的种苗,员工们有的在给种苗抹“芽”,有的则在给种苗施肥。基地负责人徐红文说:“不少农户见山茶油行情较好,改种起油茶树来了。这些种苗是今年新嫁接的,全部是‘长林系列’新品种,有100万株,加上去年嫁接的,种苗基地共有200多万株种苗。”公司总经理黄立超说,目前种苗可供应3万到5万亩油茶的种植,争取5年内,发展到可供种10万亩的规模。
据了解,“长林系列”是近年来培育出来的油茶新品种,按中国林科院亚林所专家估计,这一品种油茶树每亩产油可达50公斤,远高于现有的油茶树。
就在这个种苗基地所在的衢江区全旺镇岩头村,已有不少村民种起了油茶树。村民徐水云去年将自家地里的橘树全部砍掉,种上了200棵油茶树。徐水云告诉笔者,油茶树好管理,山茶油价格高,这就是他选择这样做的原因。“我觉得油茶树比较好管理,收获期有七八十年,收入相对比较稳定。”该村另一位村民毛那宜也砍去橘树种下了180多棵油茶树。“一棵油茶树可结15—25公斤左右的果,每公斤收购价1.5元到2元左右,比种橘好,今年我还准备再种100棵左右,现在不少村民也有种油茶的打算。”毛那宜说。
油茶市场前景好
除了政府重视,山茶油行情看好,也是刺激农民改种的一大原因。据了解,目前山茶油生产企业的原材料还处于紧张状态。
黄立超说,去年油茶籽的收购价每公斤6元左右,后来涨到了9元到9.6元。“公司年产山茶油5000吨,原材料大部分是从江西、湖南等地调来的,我们衢州本地的山茶籽只占三分之一不到。如果衢州本地种植油茶树多了,不仅能为农民带来更稳定的收益,还能减少加工企业运输等方面成本,对农户、企业来说是双赢的。”
油茶树生长较慢,种下去后最起码要四五年后才能结果,因此,目前农户种植新品种油茶树还看不到效益。种的人多了,会不会降低效益?徐红文表示,这样的顾虑完全可以消除。因为目前山茶油在市场上的占有率约1.8%,年人均拥有量仅0.2公斤,远低于发达国家年人均占有橄榄油20公斤的水平,而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就算山茶油市场占有率提高10倍,这个市场仍有潜力。“山茶籽好保存,而且油是生活必需品,不会像柑橘一样积压烂掉。”徐红文说。
未来市场空间大
其实,衢州油茶的发展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曾经辉煌过,当时在“建设一个炸不烂的油库”口号下,出现过种植油茶树高潮。但几十年过去,因管理方式粗放,加工工艺低下,油茶产业反而萎缩了。笔者从衢州市林业局营林处了解到,目前衢州共有油茶树约60万亩,占全省的四分之一,但这60万亩油茶树除部分实行油茶产业提升项目和油茶低改高项目的外,绝大部分因为处于山地丘陵地带而“人种天养”,产油量不高,亩产油5公斤都不到。
该局营林处处长吴高扬表示,出于国家粮油安全等多方面考虑,现在各级政府对油茶产业发展越来越重视,去年省里出台“加快发展油茶产业的若干意见”,计划力争到2012年,实现良种油茶苗年产能力1000万株,油茶产业总产值达到30亿元,到2020年,产业总产值达到150亿元。去年在南昌举行的全国油茶产业发展现场会上,国家林业局局长贾治邦指出,到2020年,全国油茶种植面积要达到7000万亩,年产茶油总量要达到250万吨。业内人士表示,目前我国年产茶油为26.65万吨,这意味着未来十年,全国茶油产量需增加约10倍,缺口每年达25万吨。
(祝金林 吴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