濂溪九曲、青山绿水、群山环抱,到遂昌云峰镇长濂村的游客,都会被这里悠久的历史文化、独特的人文景观、古朴的明清建筑所吸引,“千年长濂,状元之乡”已成为遂昌县旅游业的一张“金名片”。
但昔日的长濂村却是远近闻名的“猪粪村”。“全靠村党支部独具慧眼的经营管理,咱村才摘掉了‘脏乱差’帽子,变成了美景宜人的新农村建设示范村。”村民们如是说。
科学治村 发展“不冒烟的产业”
“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让村民过上宽裕舒心的生活是我们村党支部开展工作、解决一切问题的‘牛鼻子’”。为此,村党支部一直在寻找长濂村发展的优势。“1100多年的悠久历史,保存完好的明清建筑,正是村里发展旅游业得天独厚的条件。”村党支部书记郑宗长说。
长濂村人不但会“识宝”,更会“用宝”。2002年,村党支部反复商讨后,成立了长濂旅游开发有限公司,依托千年古村的明清建筑群发展“不冒烟”的乡村休闲旅游。“旅游开发前期投入较大,为点燃村民的创业激情,我们提出村民可以将资源作价入股。”村党支部规定,除山地外,村民家中的古门窗、古董、民俗物品、苗木、盆景等都可作价入股,“此举不仅得到了村民的积极响应,更丰富了景区的文化内涵。”在村民的共同努力下,长濂村旅游业迎来了发展的“春天”。
如今,长濂村的旅游业年经营收入达400多万元。2009年,村民人均年收入9553元,而同年丽水市农民人均年收入仅5700元。“现在,我们都成了长濂旅游开发有限公司的股东,旅游开发带来的效益是‘看得见、摸得着’的”。得到实惠的村民们乐开了花。
绿色治村 摘掉“猪粪村”帽子
“有想法,有魄力,能干事”是长濂村村民对村党支部的一致看法。到底“能”在哪里?看看长濂村在十几年间由“猪粪村”变成整洁秀丽的文明村、由贫穷村变成遂昌县“首富村”的变化就清楚了。“过去,我们的猪、鸡、鸭等全是放养,结果是猪仔满村跑,猪粪随处见。”村民们描述道。为了把旅游业打造成长濂村经济发展的核心竞争力,村党支部决定下大力气整治村貌:全村畜禽由放养改为圈养,谁违反规定把猪放养,抓到一次罚款5元。然而,这一规定曾遇到了执行难,一段时间下来效果并不明显。无奈之下,村党支部下起了“狠心”:给每位村干部发一根木棒,见猪就打!这一来全村“炸”开了锅,一些养猪户纷纷跑来骂郑宗长,但郑宗长硬是坚持了两年,长濂村最终摘掉了“猪粪村”的帽子。
2003年,村党支部结合“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再次挥出“大手笔”,出资30万元聘请浙江大学设计院专家对长濂古村进行长远规划,实现了集居住、旅游、娱乐、休闲、养身为一体的生态休闲旅游产业整体设计。如今的长濂村,新楼房统一色调,古建筑古朴典雅,房前屋后绿树成荫,村落街道干净整洁,宛如一幅美丽的乡村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