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在全国政协举办的“21世纪论坛”上,召开了主题为“通过养老保险制度化,化老年危机为老年红利”的专题研讨会。会上指出,2015年劳动人口将开始下降,老龄人口加速上升,一直要到2039年才会开始下降,也就是说我国的人口红利期即将结束。
在2035年将出现8.1亿劳动人口(15~64岁)对2.94亿老龄人口(65岁以上)的局面,减去在校生、失业人口和未达纳税起征额的低收入人口,将出现不足两个纳税人供养一个养老金领取者的局面,这被称为“老龄社会危机时点”。
当前我国正在构建覆盖人人的基本养老金政策体系,但仍有很多人没有养老金,养老保障公共品尚缺位。亟待一个公平的、长期的、全民的、统一的、精算的、可持续的基本养老金方案。
与会专家认为,可通过增加就业和资本积累的方式来提高老龄人口的人均产出。那就是缓慢地延迟退休年龄,鼓励企业和职工协议弹性退休,开发老龄人口的就业项目,增加老龄人口的收入。
(摘自《法制晚报》 李莎莎/文 2010年9月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