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D4版:农机化

上虞:机插推广有“四大法宝”

  •   上虞是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市)和国家级商品粮基地县(市),常年水稻复种面积在45万亩左右。自2006年开展水稻机械化育插秧试验示范以来,水稻机插技术得到快速推广应用。2009年该市水稻机插面积达到5.1万亩,比上年增长132%,今年机插近10万亩,机插率达到25%。
    农机与农艺结合,创新机插技术
      针对水稻机插技术推广的制约因素,上虞市坚持农机与农艺相结合,在技术推广中实现了多个突破。
      科学合理的配套农艺技术是机插秧技术能否成功应用的保障。上虞市专门成立联合攻关小组,对水稻机插育秧、栽插及大田管理等配套农艺技术进行系统研究,推进农机与农艺技术的集成,实现了水稻的群体质量栽培与机械化高产栽培的有效结合。
      该市还建立了农机、农技、种子等部门之间的协作机制,从选种、育秧、病虫防治等各阶段开展协作,共同研究制定合适的机械化育秧和插秧技术路线,实施全程技术服务指导。
    行政与市场结合,增强发展动力
      水稻机插技术的推广不仅涉及到技术的创新,而且涉及组织创新与机制创新。2006年以来,上虞市将水稻机插技术推广列为“十一五”期间该市农机化工作的重中之重,并将水稻机插推广列入对镇(乡、街道)农业农村目标责任制考核,有效保障了机插技术的推广。
      多年来,上虞市在国家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的基础上,对机插技术示范推广给予了大力支持。据不完全统计,2006-2009年间,该市各级财政用于插秧机购置补贴的资金约460万元,引导农民投入300万元,用于水稻机械化插秧作业环节补贴的资金326.27万元。
      在行政推动的同时,该市还积极发挥市场在机插秧技术推广中的作用,重点扶持发展机插大户,大力推广机插一体化服务等运作模式,提高插秧机使用和经营效益,充分调动农民投资、使用插秧机的积极性。
      目前,该市已形成一批机插专业服务组织和专业大户,其中拥有插秧机2台以上的大户106户,成立农机专业合作社10个,大户及专业组织承担起了该市95%的机插面积。此外,该市积极鼓励、组织机插秧跨区作业,进一步提高了
    插秧机使用效率和投资回报率,为农民增收开辟了新的途径。
    示范与整推结合,营造良好氛围
      在机插秧技术试验示范和大面积推广过程中,上虞市采取示范先行、典型带动、整体推进的做法,取得了较好效果。在试验示范阶段,该市重点抓种粮大户、农机大户,通过他们的现身说法,让广大农村基层干部和农民了解机插秧技术的特点和优势。同时,通过召开机插现场会、媒体宣传等形式,提高群众的认同度。
      在大面积示范应用阶段,该市确立了区域性整体推进的发展思路,加大培植重点镇(乡、街道)、重点村和连片示范方,初步形成了以乡、村为单位的区域性整体推进态势。目前,全市已涌现出多个水稻机插千亩连片种植示范方。
    推广与服务结合,健全保障体系
      技术能否到位是机插技术推广能否成功的关键。在试验示范初期,上虞市以乡镇水稻生产机械化项目负责人、农机农艺技术骨干为对象,年年举办培训班,在全市初步建立了一支既懂农机又熟悉农艺的机插秧技术推广骨干队伍。进入大面积推广阶段后,该市重点抓好农民、农机手、农技人员水稻机插秧技术的培训,提高他们的机插作业水平。2006年以来,该市已举办机插秧技术培训班52期,培训技术骨干、农民及机手近5000人次。
      在育秧和栽插关键时期,该市还组织专家、技术人员赴田间地头,对农民朋友进行“面对面、手把手”的技术指导,确保各项技术措施落实到位。扎实有效的培训和全程技术服务,使广大插秧机手掌握了机插技术的要领,促进了各环节工作的顺利开展,使该市水稻机插技术到位率明显提高。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