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2版:浙江畜牧兽医

台州积极推进畜禽排泄物资源化利用

  搬迁、关停、建设沼气池……为解决养殖场畜禽排泄物带来的水体污染问题,台州市在探索可行路径。
一年1800多吨氨氮待治理
  目前,台州市存栏生猪76万头、牛3.6万头,主要污染物来自集中养殖的禽畜的粪便,全市养殖场一年排放污水约100万吨,猪、牛等粪便、尿液氨氮含量高,全市光是生猪每年就排放氨氮约1858吨。
  2007年开始,台州市实施水环境整治禽畜养殖污染综合防治工程,采取关停、搬迁、治理等措施,并实施禽畜养殖“退城进区”工程。至2009年年底,全市共投入资金4200多万元,完成了552家规模化禽畜养殖场整治,建成沼气池17020立方米、堆粪池1960平方米。
政府补贴90%建治污设施
  除了搬迁与关停,污水治理的主要措施就是通过建设沼气池等治污设施,推进畜禽排泄物的资源化、生态化利用。
  50岁的刘先前来自四川泸州,在台州养猪10年了,目前存栏生猪400余头。他说,门前的沼气池规格是80立方米,造价要七八万元,但他只出了7000元,余下的钱政府出。
  据介绍,在台州椒江区,养殖户建设治污设施的费用,政府补贴90%,养殖户只承担10%。目前,椒江区有10来户外来养殖户,为确保水环境整治成效,该区对外来养殖户采取同等优惠待遇。
  从禽畜养殖污染综合防治工作一开始,台州市就鼓励并扶持养殖户建设沼气池。椒江区下陈街道柳崇富是最早响应号召的养殖户之一,当时他投资46万元,建起了600立方米的沼气池,获得各级政府补贴15万元。
  现在,柳崇富的治理模式又升级了,他投资1500万元、占地近350亩的新养猪场已在滨海开建。该养猪场投产后,将采用生物发酵床“零排放”养殖模式。他说:“这是养殖业今后发展的方向,有了发酵床,就不需要建沼气池了。”
畜粪摇身一变成有机肥
  猪、牛等牲畜的粪便,经发酵处理,加入锯末和氮磷钾等微量元素,再用机器加工成颗粒,污染性的粪便就成了上好有机肥。
  笔者日前在椒江三农生态有机肥专业合作社看到,十来名工人正忙着配肥、装袋。该合作社总经理管青利解释说:“宁波鄞州一草莓种植大户一下订购了300吨有机肥,这两天都在赶这批货。”
  坐落在滨海的椒江区生猪养殖小区目前存栏生猪6万头、奶牛500余头,每天都产生大量的粪便,养殖户清理耗时耗力,不清理又污染环境。三农有机肥合作社就负责免费清理养殖小区的猪牛粪便,集中发酵处理后制成有机肥。
  目前,台州市已有各类有机肥生产企业6家,年设计产能2万余吨。 (鞠贵芹)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