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林业厅不久前公布了全省第一批22个现代林业示范区和15个精品园创建点名单,绍兴市有9个示范区和6个精品园入围,占到全省总数的41%和40%,遥遥领先省内各市。
什么是现代林业园区?为什么有人称之为集约高效的产业发展形态和建设现代林业的一种有效形式?绍兴市林业局局长陈功苗解答了这一问题。他说,现代林业园区是一种资源集约高效利用、现代科技广泛运用、产业高度发展的建设模式,通过对主导产业聚集地区划为功能园区,优化配置土地、资本、技术、劳动力等各种资源要素,从而达到转变发展方式、大幅提高林地产出率和产品附加值的目的。
竹子效益的对比就是最好的实例。竹业是绍兴市的主导产业,但平均效益并不高,每亩产值不足700元。然而通过现代林业园区的提升建设,集约经营后的高效竹林亩均产值可提高至8-10倍,对比效益惊人,凸显了现代林业建设的发展速度和发展效益。
或许以下一组数据可以解析绍兴市现代林业园区“跳跃式”增长的奥秘。
绍兴市现代林业园区的建设标准是:实现科技水平领先——园区的科技贡献率要达到70%以上;产品具备竞争优势——园区良种覆盖率达到100%,无公害林产品认证率达到100%;生产高度集约化——园区有效灌溉率达100%,主要环节的机械化率达到80%以上……
绍兴市现代林业园区建设力求实现两个突破:一是传统经营体制的突破,选择构建现代林业园区全新的建设体制;另一个是传统生产方式的突破,在园区高科技投入、高标准经营、集约化管理,最终实现高效益产出。再以点带面,推进全市林业优势产业的崛起。
据了解,绍兴市经过多年来“兴林富民”工程的深入推进,全市已发展形成了竹业、干果和花卉苗木三大林业主导产业,产值不断增加,由2002年的37.5亿元,增长到2009年的87亿元,占林业总产值的比重由2002年的47.2%上升到2009年的53.4%。
陈功苗说,进一步提升发展速度和效益是当前绍兴林业发展的主题。未来5年,绍兴市将针对这些主导产业,在交通方便、资源丰富、产业聚集的优势区建设现代林业园区50个以上,以此带动全市林业主导产业的转型升级。
围绕现代林业园区建设,绍兴市正在努力抓好“六化”:
——生产规模化。现代林业园区核心区面积需达到1000亩以上,竹子园区2000亩以上,加快现代林业园区建设,必须进一步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为进一步搞活山地流转,实现林业规模化经营奠定基础。目前,绍兴市正在加快探索和建立山地流转机制,通过承包转让、股份合作、委托和租赁经营等各种形式,促进山地的合理流动和优化组合。
——栽培设施化。加强道路等基础设施建设是提高劳动生产率和经济效益的重要环节。目前,绍兴市正加快现代林业园区的路、沟、渠、水和电等基础设施的完善,并同步进行喷灌滴灌设施、温室大棚设施、林产品加工和机械设备等先进设施的配套,提高劳动生产率和经济效益。
——技术标准化。在园区全面实施标准化生产,将林业生产各个环节的技术集成组装,大力推广品质好、效益高、市场竞争力强的优良品种,推广应用测土配方施肥、密度调控、复合经营、机械化生产等先进适用技术,全面提高园区林业生产的科技含量和质量效益。
——经营产业化。帮助园区与林产品加工企业建立长期购销关系,建立林产品产地交易市场,解决林产品“卖难”问题,带动基地生产。着力扶持辐射面积大、带动能力强的加工型龙头企业,拉长林业产业链,不断提高第三产业在林业主导产业中的比重。
——服务社会化。园区内全面建立产业合作社、合作联社等多种形式的合作化生产组织,林农入社率达到80%以上,提高林农的组织化程度。建立健全林业风险担保机制、林农小额循环贷款和抵押贷款等业务,使森林资源向资本转变。
——营销专业化。创新营销手段,利用农民信箱等网络直销手段,搭建展示展销平台,打响园区产品品牌,使园区产品能通过多种途径走向国际国内市场。
目前,绍兴市现代林业园区建设已步入了“快车道”。通过半年的提升、整合,已发展了9个主导产业示范区和6个特色精品园。不久前,他们又将符合标准的第二批8个示范区和33个精品园上报省林业厅,目前正待批。
据了解,绍兴市的现代林业园区主要以规模和特色划分为三类,综合区的产业规模要达1万亩以上;竹类示范园的产业规模要达到上万亩以上,干果等经济林类示范园在1000亩以上,花卉苗木类示范园在3000亩以上;精品园的产业规模为500亩以上。 (梅青 张健康 王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