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D4版:农机化

绍兴:

信息服务“一网打尽”

  •   近年来,绍兴市农机部门把推进农机化信息体系建设作为提升农机服务、促进机手增收的重要载体,大力建设农机信息网,开设远程业务处理系统,完善信息队伍建设,打造一个全方位的农机信息服务体系。
    网络服务综合高效
      早在2000年,绍兴市就在全省率先开展农机信息网络建设,当年就投入100多万元开发绍兴农机信息网,并在2007年、2009年进行了两次改版与升级,构建了一个综合高效的网络服务平台。
      在绍兴农机信息网络建立之初,该市就把社会化服务作为重点,构建网上市场,推动跨区作业,开展实时服务。在农机网中专门开发了“农机概况”、“农机市场”等栏目,将国内外新农机研究动态、主要新农机的技术性能、机型在农机网“农机概况”栏目及时进行推介,将农机余缺情况在“农机市场”栏目免费为农机户发布,努力为农机用户提供快捷便利的服务。据统计,近3年来,共发布新农机动态信息800多条,农机余缺调剂信息350多条,为本地调剂大型二手农机560多台套。
      在跨区作业的信息服务上,该市及时收集和发布全国各地农机作业的需求信息,主动与农机作业需求单位签订作业合同,并整理印制成农机户跨区作业手册下发给机手,减少了机手外出作业的盲目性,促进了机械有序流动。近年来,该市每年组织500多台高新联合收割机跨区作业,作业面积在50万亩,为全市机手年增收3000万元。
    远程系统便民利民
      农机注册、上牌、年检等手续繁杂,为改变农机办证难、办证烦的问题,绍兴市在2000年成功开发了远程业务处理系统。以前农机户们跑县城、耗时间的所有手续,现在都可以在网上就近办理,只要手续齐全,只需轻点鼠标,半天时间手续就可以办好,效率成倍提高。
      远程业务处理系统实施网上办证,使农机部门从事前监督变为实时监管。农机管理部门随时可监督各县站办证动态,及时审核、审批,节省了行政成本。据不完全统计,远程业务处理系统每年可节约行政成本20万元,为农机户节约办证成本100多万元。
    队伍建设保质保量
      构建完善的基层信息网络是农机产业化的基础之一。为此,绍兴市将农机信息员队伍建设作为农机信息化基础工作来抓,分别在市、县两级建立农机信息服务机构,将市、县、乡(镇)农机管理部门、省级农机示范基地、农机专业合作社等单位的1.5万名农机人员纳入信息体系,并建立了专家值班制度,开通专家咨询视频系统,为全市的农机户和农机经营者提供真实的信息,这既确保了信息的广泛性,也确保了信息的真实性。
      针对农村信息滞后和机手生产中存在较大盲目性的实际,该市建立了覆盖市、县、乡和农机示范基地、农机专业合作社、农机大户三级、五个层面的农机化网络服务体系,全市1万多名机手还注册了农民信箱。完善的信息网络服务体系,将致富信息及时送到了农民手中。
    送服务下乡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