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葛勇进
本世纪初,在浙江这片充满希望的热土上,在外省种业“大鳄”进入和省内种子公司遍地开花的夹缝中,勿忘农集团诞生了。
在种业这个风浪湍急的河流中,勿忘农集团历经蹒跚学步的艰辛,饱尝残酷竞争的苦涩,迎接市场风雨的洗礼,最终激情豪迈浪遏飞舟,收获了创业的辉煌。从2003年时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品牌,到如今先后获得中国种业五十强、浙江省骨干农业龙头企业、高新技术企业、中国种业骨干企业等称号。
7年来,勿忘农带着浓厚的创业情结和振兴浙江种业的责任感,迸发出生生不息的活力,书写出一篇篇传奇:勿忘农种业的主要农作物新品种销量在全省排名第一,杂交稻种子在浙江市场占有率达50%以上,甜糯玉米和瓜果蔬菜种子业务量全省首位……在中国自主品牌和民族种业的发展史上,勿忘农书写了一部瑰丽的诗篇。
如今,在浙江大地,提起勿忘农,可谓家喻户晓,去年,勿忘农品牌被评为浙江省知名商号,并正在全国市场打响。
一个品种:
从“追赶者”变成“领跑者”
眼下正是晚稻收获时节,建德市大同镇永盛村的农民又一次验证了新品种带来的魅力:今年全村种植的210亩晚稻新品种“中浙优8号”,经专家测产,平均亩产达到658.2公斤,比当地种的其他水稻品种平均亩产增加了153.2公斤,每亩因此增收300多元。
让农民饱尝增收喜悦的“中浙优8号”,是勿忘农集团最新推出的又一个杂交水稻新品种。
勿忘农集团的决策者十分清楚:新品种的选育和开发是种业企业的核心,种子市场竞争的核心是优良品种的竞争。
从成立的第一天起,勿忘农集团便瞄准全国大市场和现代农业发展的需求,重视自主创新,狠抓新品种开发,抢占种业市场的制高点。
“勿忘农的成功应该归功于自主创新。”集团负责人在接受采访时说,“公司成立之初,可供经营推广的品种少、产品单一,企业举步维艰。为了迅速改变局面,一方面我们成立科研中心,派技术人员去英国、荷兰等国学习取经;另一方面与中国水稻所、浙江大学、浙江省农科院,台州、嘉兴、绍兴市农科院,以及美国化学技术公司等强势科研院校建立‘强强合作’关系,采用合作研究、委托育种、购买产品专利权等多种方式,获得自主知识产权和独家开发权的产品。”
超级稻“中浙优1号”是自主创新的杰作之一。因具有抗性强、适应性广、产量高等优点,“中浙优1号”一问世,就深受农民的青睐,种植面积迅速扩大,短短几年便风靡大江南北,成为各地争先推广的主导品种之一。
2005年,“中浙优1号”被农业部列为超级稻在全国推广;2009年又被农业部确定为全国17个水稻主导品种之一;浙江省连续4年推广种植面积超百万亩,是省“8812”项目成立20年来唯一一个省内年推广面积超百万亩的新品种。截至目前,“中浙优1号”在全国累计推广面积超过1500万亩。
更可喜的是,今年公司新推出的“中浙优8号”、“中浙优86”等组合,经浙江、广西、湖南、江西、广东等地的试验示范,表现突出,同样有望与“中浙优1号”一同成为各地的主打品种。
至今,勿忘农集团已育成农作物优良品种50多个,已在江苏、安徽、江西和上海等十多个省(市)广泛推广,并创造了巨大价值,去年公司实现销售收入1.38亿元,其中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品种占销量80%以上。
从自主选育到市场推广,勿忘农集团演绎了一个创新发展的过程。短短7年间,勿忘农集团追上了种业“大鳄”的脚步,跻身中国种业五十强行列,今年被评为中国种业骨干企业,从“追赶者”变成了“领跑者”。“只要种质资源掌握在手里,不断自主创新,育出新品种,就能牢牢掌握未来市场竞争的主动权。”董事长王健敏信心满怀地说。
一个创新园区:
引领蔬菜产业转型升级
走进位于杭州市萧山区的浙江现代农业创新园,以色列的彩椒、黄瓜和番茄,香糯绵软的甜瓜……目不睱接。这里集聚了国内外最新的农业科技成果,让人大开眼界。
“瓜菜功能区里现种有1000多个瓜菜新优品种,目前已筛选出100多个番茄、甘蓝、黄瓜、辣椒等适宜我省推广种植的品种。”勿忘农集团负责人告诉记者。
作为我省农业十大主导产业之一的蔬菜产业,年均种植面积在1200万亩左右,总产值达300亿元。我省是全国蔬菜主产省和出口大省,蔬菜产业与农民增收息息相关。近年来,由于国内蔬菜市场竞争激烈,出口又面临市场和质量安全双重压力,我省蔬菜产业发展面临新挑战。
蔬菜产业要突围,必须提升产业层次,加快转型升级。而产业要升级首先要兴种。为此,勿忘农集团频频亮出新招,凭借自主创新,抢占产业的制高点。第一招是投资3000多万元,建设了占地2000多亩的农作物种子种苗创新基地。这是我省目前规模最大、品种最全、设施最先进的瓜菜种子种苗基地。目前已建成国内外瓜菜新品种、新设施、新技术展示功能区,已引种、试种、示范了一大批国内外最新的瓜菜新品种,成为瓜菜种业科技成果转化的最直接平台。
第二招是由“引资”向“引智”转变,自建种业科学研究院和试验基地,吸引高端人才,前来合作育种攻关,着重在瓜果蔬菜品种上开展自主研发,确立公司产品技术的领先优势。今年勿忘农牵头成立了由省科技厅组织的瓜菜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实现以企业为主体的产业联盟,实现产学研有效结合,科研资源共享,推动产业更快更好地发展。
第三招是打破惯例,在全国3000多家同行中,率先建立了“中国·浙江瓜菜种业交流会”会展平台,在展示勿忘农产品的同时,努力打造浙江瓜菜种业品牌。从去年开始,已成功举办了两届瓜菜种业交流会,吸引了200多家国内外种子企业和科研单位的1000多个瓜菜新优品种参展,引进、筛选了番茄、甘蓝、黄瓜、辣椒等100多个适合我省种植的国内外瓜菜优良品种,改良和保藏了12类81个食用菌种。
今后,这些最新的瓜菜品种不仅仅局限在省现代农业创新园内。勿忘农集团负责人告诉记者,公司将以创新园为核心,以全省主要蔬菜产业带的优势作物新品种展示示范平台为辅,形成一个完整的核心区、优势区两级展示平台和覆盖省、市、县、乡、村五级的展示示范体系,打造“1+N”的主推模式,为蔬菜企业、专业合作社和广大农民提供全方位、综合性的技术指导,助力浙江蔬菜产业转型升级。
和着“十一五”转型升级的主旋律,在浙江现代农业创新园的推动下,我省蔬菜产业已出现了的积极变化,显示出不一般的新气象。今年平湖新仓镇农民种植的芦笋以绿色、优质而受到上海世博游客的青睐,供不应求,每天销量达3000多公斤,每公斤售价高达15元,比去年提高2元多。仅此一项,当地农民比去年增收三分之一左右。
据统计,今年我省蔬菜产业升级换代明显,蔬菜产业的产值、初加工能力、加工蔬菜产地预处理能力和鲜菜分级包装水平明显提高;全省山地蔬菜增加到145万亩,设施蔬菜增加到140万亩,蔬菜加工转化率从20%提高到25%,出口转化率从5%提高到8%以上。
一个基地:
护航粮食生产安全
种子是粮食安全的源头保障,没有种子,粮食安全也就无从谈起。得益于国家惠农政策的巨大支持,近年来,农民种粮积极性大增,我省粮食生产逐年回暖,而粮食种子供应却屡屡告急。
为从源头上保障我省粮食生产安全,勿忘农集团先后投资2000多万元,实施部、省级种子种苗工程,改善种业生产、加工、仓储等设施设备。近5年来,集团已累计建立各类粮油种子生产繁育基地8万余亩。此外,勿忘农还把基地拓展到省外,在上海、安徽、山西、甘肃、青海、辽宁、新疆等地建立水稻、旱粮、瓜菜、中药材和食用菌等经济作物制繁种基地。这些基地不仅为我省提供了优质种子,确保了我省粮食安全、丰富了“菜篮子”,也为我省遇灾时,尽快恢复灾后生产,提供了种源保障。
据省种子管理总站统计,目前全省近2万多亩杂交稻制种基地中,60%是由勿忘农集团建在遂昌的,其提供的杂交稻种子约占我省年需量的一半左右,瓜菜种子销量在省内居首位。
值得一提的是,这些基地采用“企业+基地+农户”的发展模式,与广大农户之间结成了稳定的利益联结机制,带动了7万多农户走上了专业化、规模化生产之路,成为农民增收的一条重要渠道。
业内人士说,浙江粮食生产逐年增长、农民收入年年提高,这其中也有勿忘农集团的一份汗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