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明富
农民专业合作社解决了单家独户想办而办不了的事,克服了“游兵散勇”闯市场遇到的种种困难。但与大公司等其他市场主体相比,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竞争力仍有限。随着外部市场竞争的加剧和合作社业务的扩大,合作社之间存在着进一步联合、提升市场竞争力、降低经营成本的内在动力。
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联合与合作不仅可以通过横向一体化,实现规模经营,最大限度地降低合作社的经营成本,掌握市场话语权,而且可以促进纵向一体化经营,向农产品深加工领域延伸,巩固和增强合作社的市场地位。例如,安吉联谊联合家禽专业合作社就是由10家家禽合作社、1家规模养殖场和10多个大养殖户于2008年发起成立的,现联合专业合作社的家禽生产量已占全县家禽生产总量的60%。该联合专业合作社成立两年多来,优越性已初步显现:一是提升了市场竞争力,引来了多家大公司主动上门寻求合作关系。二是统一了家禽产品生产标准。三是产品收购价比市场价高10%,取得了规模效应,稳定了家禽的养殖量,提高了成员社和养殖户的收益。四是通过统一经营成员社的产品,统一提供技术服务等,降低了成员社的经营成本。
目前,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联合与合作虽然显示了一定的规模效应,但也暴露出一些问题:一是注册登记遇到障碍。目前相关法律和规章对农民专业合作社注册登记作了具体规定,但对农民联合专业合作社的注册登记还没有相关规定。二是联合专业合作社的内在动力不强。以安吉联谊联合家禽专业合作社为例,该联合社多数成员社还是依靠自己原来的经营模式和销售渠道从事家禽养殖,联合社只是提供一些销售服务,其他服务很少涉及,优势发挥不明显。三是联合专业合作社运营依赖“大户社员”,面临被个别成员社左右的潜在风险。
笔者认为,巩固和提升农民联合专业合作社的市场竞争地位,改善为成员社的服务,将是今后的首要任务。为实现这一目标,联合社首先应正确处理与成员社之间的关系,原则上实行“六个不变”,即:不改变已注册登记的合作社名称、营业执照、法人代表;不改变已注册的商标品牌;不改变已取得认证的无公害农产品基地、产品;不改变农户原有养殖基地的生产形式、生产设施、基础建设;不改变原有的购销合同条款;不改变原有的产品防伪标识等。
其次应在三个方面有所突破:
第一,建立有效的成员入社制度,扩大成员社规模。应向弱小散户敞开大门,扩大联合专业合作社的覆盖面,尽可能享受政府的产业扶持政策。同时,要吸引规模经营户直接加入联合专业合作社。
第二,延伸产业链。逐步向生产链上游乃至下游延伸,联合购买乃至联合生产农业投入品,降低交易费用,削弱市场垄断势力,保证投入品供应。同时,投资建设加工生产线,开展一体化经营。
第三,开展合作文化建设,不断提升社员的凝聚力。联合专业合作社是成员社的联合体,宗旨是为全体社员服务,谋求共同的最大利益。因此,只有不断培育互助合作精神,形成团结、独立、自助、民主的合作文化,建立起广大社员主动参与的机制,才能保证联合专业合作社的发展方向不偏离。从近期发展看,最重要的是加大成员社在联合专业合作社中的资金投入,明确各基层社享有的收益权和应承担的风险,逐步建立利益共享、风险同担的机制。
(作者单位:安吉县农业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