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D2版:农机化

烘干机帮了大忙

南湖农民的晒谷难题解决了

  今年的秋收,嘉兴南湖区大桥镇由桥村种粮大户李明忠一点也不担心阴雨天气,自从镇里的粮站购进了烘干机,晒谷难的问题解决了,他不用再看老天的“脸色”行事了。“天气好的话,我就像以前一样在晒场上晒稻谷;要是持续阴雨,我就直接把湿谷运到新丰镇塘北粮站,那里有烘干机。”李明忠告诉笔者,湿谷卖给粮站每公斤的价格比干谷低0.1元至0.14元,跟自己晒谷的成本也差不了多少。
  与李明忠有一样想法的农户还有许多。从秋收开始以来,塘北粮站的5台烘干机一直高速运转着,24小时烘着稻谷。“要是场地够大,我们肯定还要多买几台烘干机。”该粮站赵经理说,湿谷的烘干需要20个小时,今年他们新买了4台烘干机,每天最多能烘干50吨粮食。
  塘北粮站只是南湖区今年新建的4个粮食烘干中心之一。烘干是粮食生产中的一道关键环节,去年晚稻收割后,适逢连续阴雨天气,对稻谷晾晒干燥造成重大影响,有些农户收割上来的稻谷由于无法及时烘晒,出现了发芽、霉变等现象,损失不小。
  今年,南湖区通过考察,推荐合作社选择性价比相对高的烘干机,引导农机专业合作社、粮食收储企业筹建了4个粮食烘干中心,分布在大桥镇、余新镇和新丰镇等地。
  南湖区政府在烘干机购置优惠政策幅度上的提升,也大大加快了该区粮食烘干能力的提高。“政府的农机补贴政策从原先的30%提高到60%,促动效应很大。”该区农机管理站负责人表示,农民只要掏5.2万元就可以买到一台售价13万元的烘干机,今年一年就新增烘干机21台。该区目前已有10吨以上的烘干机30台,每天的烘干能力达400吨以上,可以减少近200亩的晒场面积。烘干机的引进,不仅有效解决了农民晒谷难题,而且为粮食生产安全提供了有效保障。(俞艳婷 康 早)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