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袁 卫 见习记者 姚力丹
12月10日,德清县武康镇五四村,阳光明媚,人声鼎沸,浙江省农业系统“送温暖”惠民大行动启动仪式在此举行。
省农业厅厅长孙景淼来了,他不仅是来部署启动“送温暖”活动的,也是来听听乡亲们的心声,聊聊彼此的想法;省、市、县三级的50多位专家来了,他们有的开展农业政策、科技等现场咨询,有的举办技术讲座,有的干脆就来到田间地头,替农作物“把脉问诊”;周边的农民朋友也纷纷赶来了,他们如一块块海绵,欢快地汲取着农业知识养分……
农业系统“送温暖”惠民大行动,让德清县的农民们在这个冬日里感受到了别样的温暖。
“这样的活动,我们很欢迎”
一大早,德清县武康镇灯塔村的方新华就赶到了活动现场,他是特意来找专家的:“我种了4亩大棚蔬菜,因为第一年种,很多技术都不懂,现在在排水方面遇到了问题。”在现场咨询台前,他找到了省农业厅农作局的蔬菜专家杨新琴。“蔬菜大棚的排水渠设计是有讲究的,宽度、深度都有一定的要求……”看着方新华似懂非懂的表情,杨新琴觉得有必要去现场看一下。半个小时后,杨新琴和两位来自湖州市农业局的专家来到了方新华的大棚里。经过实地查看和详细了解,专家们给方新华开出了一张涉及大棚排水、蔬菜施肥和除虫等方面的“处方”,还给他送了一箱育秧的专用穴盘。
“我本来只是想去咨询一下,想不到专家们这么热情,会去大棚里实地指导,真是太好了!”和方新华一样感动的,还有德清县双丰茶场、五四村荣泽葡萄园和德清县剑峰养殖场的农户们,三个服务小分队的专家们都上门为他们进行了技术指导,并赠送了农药、有机肥等农资。
除了技术指导和培训,省农业厅、湖州市和德清县政府的领导还给当地的老农业工作者送去了温暖。武康镇对河口村的吴学松是1956年的农业劳模,由于年老体弱,加上妻子双目失明、儿子肢体残疾,生活十分困苦,但是这一天,他却感到格外幸福。“没想到厅长会亲自来看我,还给我送来慰问金和生活用品,真得太感动了……”吴学荣对农业科技的重要性深有感触,他说,他们那个年代,粮食亩产不到150公斤,他带领农民们科学种田,达到了亩产300公斤的“高产”,他也因此被评为了农业劳模。“靠着好技术,我们村的水稻亩产这些年都超过了500公斤,现在的农民真是好福气啊!”“我们有问题可以现场问专家,还可以参加培训班,学习种植、养殖方面的新技术,这样的活动,我们很欢迎。”五四村党总支书记孙国文说出了村民们的心里话。
“这样的活动,我们会多搞”
农民们的热情也让专家们感到激动。为了这次培训班,专家们都作了精心准备,农作局的专家有针对性地选择了冬季蔬菜管理这个主题,用图文并茂的形式进行培训。“农民们对农业技术的渴求远远超出了我们的预料,开展这样的活动,有利于我们把科研成果更好更快地应用到生产实际中,也有利于我们发现一些农民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和生产中的实际难题,使我们的研究和推广更有针对性。”我省首席蔬菜专家赵建阳表示,今后一定会尽可能多地参与这样的活动。
启动仪式上,孙景淼说,全省农业系统开展“送温暖”惠民大行动,就是要紧紧围绕今冬明春农业工作的重点,以“深入基层、服务群众、突出民生、注重实效”为主题,坚持现场咨询与实地指导、技术培训与走访慰问、了解生产情况与解决实际困难相结合,宣传各项强农惠农政策,广泛传授先进适用技术,把党的好政策、农业生产的好技术、最新的信息和党委政府的温暖送到千家万户,真正做到“民有所呼、我有所应,民有所求、我有所为”,让农村基层满意,让农民群众受益。“这样的活动,我们会多搞。”省农业厅有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我省各级农业部门将在全省范围内深入开展送政策、送科技、送服务、送信息、送温暖的“五送”服务,切实解决当前农业、农村、农民生产中的实际问题,加快发展现代农业,拓宽农民增收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