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子不仅生长周期短,经济效益好,而且还有着强大的固碳能力,对于缓解气候变化发挥着重要作用。经营竹林的经验值得向全世界,尤其是向发展中国家推广。”12月6日,正当与会人员对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能否取得预期成果表示担忧时,一份由国际竹藤组织提交的报告《竹林在缓解气候变化中的作用》,在墨西哥坎昆引起了世界各国专家学者的关注。
这份报告的5位作者来自全世界,其中一位是来自中国浙江的学者,他就是浙江农林大学的周国模教授,是全球首个毛竹碳汇林的项目主持者。从2002年开始,周国模等教授就开始研究毛竹林,并在2007年通过媒体公布研究成果:1公顷毛竹的年固碳量为5.09吨,是杉木的1.46倍、热带雨林的1.33倍,再加上毛竹生长迅速,3-5年就可以成林,竹林成为固碳能力最强的造林项目之一。
为加强对竹林生态服务功能的研究,国际竹藤组织及其合作伙伴,成立了由周国模等五位来自世界各国学者组成的团队,通过收集、汇总、整理相关材料,在系统研究竹子碳汇能力、碳积累速率、相关优势等基础上,形成并正式出版了《竹林在缓解气候变化中的作用》的报告,让更多学者认知竹林所带来的多重效益。
报告显示,成熟竹林的碳储量和其他林种相比并不逊色,而且由于其择伐后的再生特性,成林竹的年净碳汇量保持恒定不变。此外,竹林在砍伐后还可保证约三分之二的地上部分和全部的地下部分在一个更长时间内持续储存碳。“竹子在提供经济发展动力方面作用显著,而且在亚、非、拉许多世界上最贫困的国家是唾手可得的资源,”国际竹藤组织总干事古珍博士说,“它支持着世界15亿人的生计,年贸易额超过50亿美元,一天内能够生长1米多。现在,随着气候变化所带来的各种问题,竹子的重要性越来越突出了。”
墨西哥商会农业组领导人和代表AlbertoJimenezMerino说,看了这个报告后,才知道墨西哥竹产业大有潜力,竹子可以用来做许多事情,可以提供住房和就业。这份报告不仅让大家了解了很多竹子知识,而且对于出台与竹子有关的政策和法律,也有积极作用。
(陈胜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