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C1版:浙江畜牧兽医

2010年,浙江畜牧业铆足了劲——

  通讯员 丁巧丽 记者 陈小平
  畜牧业历来是我省农民增收增效的重要途径之一,2010年年初,我省提出畜牧业要为全省农民实现增收5.435亿元。一年来,各级畜牧兽医系统通过推广畜禽良种,推进生态养殖,建设标准化畜牧养殖场(小区),以及加强动物疫病防控等途径,畜牧业预计实现增收5.6132亿元,比年初计划目标增加近2000万元,交出了一份漂亮的增收答卷。
  增收最大的推动力来自良种推广。这一年来,我省在杭州萧山等33个县(市、区)实施国家及省生猪良种补贴项目,全面推广生猪人工授精技术,强化良种公猪及供精点管理,全年完成生猪良种补贴77万头。良种猪普及率的提高,使母猪多产仔,商品猪生猪性能提高,公猪饲养数量可减少,补贴的77万头生猪良种,实现增收约23578万元,占全年牧业增收四成以上。
  增收的第二大推动力,得益于近年来我省大力推动的畜牧业生态化。2010年,全省共完成规模化畜禽养殖场排泄物资源化利用项目4596个,涉及存栏猪75.47万头、牛0.38万头,资源化利用粪便33万吨,加上配套的农田果园因使用沼渣沼液等,农产品品质提高带来的效益增加,实现节本增效近3000万元。更值得一提的是,去年我省还发展种草养畜4.8万亩,全年可节约饲料费用近8000万元。两项合计,生态化养殖方式去年为我省牧业增收超过1亿元。
  增收的另一大推动力,来自政策推动。去年,直接惠及养殖场(户)的扶持政策不少,一是良种补贴,去年我省共新增生猪良种补贴1320万元、奶牛良种补贴223万元;二是后备母牛补贴,全年共对2600户奶牛养殖场(户)的31208头后备母牛进行了补贴,补贴金额共1560.4万元;三是转地放蜂享受绿色通道政策,据测算,享受绿色通道免收通行费后,每群蜂全年可减少成本支出10.4元,我省全年转地放蜂88万箱,减少成本915.2万元;四是免疫减支,去年,我省继续对四种主要重大动物疫病实行免费免疫,为养殖场(户)减少免疫支出约2797.83万元,再加上推行环保节约型饲料发展、协调落实玉米直购补贴等,政策扶持给我省广大养殖场(户)节本增效超过1亿元。
  2010年,中央生猪标准化项目和温台丽生态养殖场项目建设进度进一步加快,效果日益显现,成为去年我省牧业增收的重要力量之一。两大生猪类项目共新增母猪28742头,新增出栏商品猪51.6万头,按出栏生猪头均利润120元计,增收超过6000万元,加上国家奶牛标准化建设项目和省级畜牧示范小区(场)项目,项目建设推动产能增加,实现增收7192万元。
  牧业增收,还受益于我省已实施多年的山区海岛发展特色畜牧业项目,这个项目虽然单体规模都不大,但惠及面广,尤其是对一些偏远的山区、海岛群众的增收作用十分显著。2010年,我省共新建山区海岛发展特色畜牧业项目36个,全年共引进优质种羊1200只、杂交改良5800只,苗鸡160万只,种兔3000只;新(改)建标准羊舍17560平方米、鸡舍42270平方米。经测算,通过以上举措,可为养殖户增加养殖效益近3000万元。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