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笋炖肉,想必大家都爱吃。到农家乐吃饭,也定会点上这么一道菜。如果是用野生的小竹笋炖肉,那味道就更鲜美了。
野生小竹笋是淳安县姜家镇的传统产业,全镇有野生小竹笋1.2万亩,年产值580万元,是姜家沿湖一些农户的主要经济收入来源之一。
桂溪村是该镇野生小竹笋面积最大的村,村党支部书记洪兆先说:“村里野生小竹笋很多,以前一直都在荒山老林里零星自然生长,村民们只是在出笋季节胡乱拔点小竹笋,根本没想到它能走向市场。”后来,“县林业部门和镇里给了我们很多政策,在政策激励下,我们实施了野生小竹笋驯化,开展统一经营管理,有效提高了经营户培管小竹笋的积极性。”
在一旁的村委会主任姜有福说:实施野生小竹笋驯化,就是对原野生小竹园进行劈抚、深挖,清除一些杂柴草和一些死老病竹,并增施有机肥,通过这一系列措施,极大地提高了野生小竹笋的产量。到目前为止,我们村已完成小竹笋低改示范林600多亩,涉及40个农户,去年实施小竹笋低改示范林的鲜笋总产量达20吨,总产值60万元。
加工大户洪海金在村里成立了野生小竹笋加工厂。他告诉笔者:“在去年四五月份的一个月时间里,我收购了鲜笋1.5万公斤,自己买来烘干机烘笋干800公斤,除去成本、人工费等,净收入达1万多元。”
如今,在桂溪村,野生小竹笋已成了村民们的致富笋。除了去壳的笋肉平均每公斤可卖到3元上下以外,在每年野生小竹笋上市季节,村民们光剥笋,一个下午也有二三十元收入。(范小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