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0日,春茶中的佼佼者大棚乌牛早茶开采;紧接着14日,“千岛玉叶”上市;22日,永嘉自然生长茶园开采,从而拉开了今年我省春茶销售的序幕。今年春茶市场走势会怎么样?怎么才能卖出好价钱?日前,记者就此专门走访了有关内业人士。
开采普遍延迟
在位于永嘉的乌牛早茶园里,满山绿油油的茶树,生机勃勃,采茶工人忙得
热火朝天。据乌牛早实业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潘林波介绍,与往年相比,今年乌牛早茶因受到冷冬影响开采日期有所延迟,第一批乌牛早茶于农历初八开采,比预计的推迟了大概半个月。自开采以来,基本上当天炒制、出产的新茶当天卖
光,一等新茶售价高达5000元/公斤。
据了解,今年由于受去年严寒天气和立春后冷空气的影响,春茶采摘期相比往年普遍延迟7到10天。新昌中国茶市总经理陈霞告诉记者,按往年惯例,正月初三初四我省的新茶就开始上市了,但目前除了少量设施栽培的茶叶上市,如永嘉的大棚乌牛早茶等,浙南其他地区的新茶还要四五天才能上市,浙北地区的则要更晚些。中国茶市里的经营户、般若谷茶业的负责人余忠善说,他现在几乎每天都要跑到茶园去看看,如果没时间,也要打个电话给茶农,了解茶叶长势情况。他告诉记者,现在新昌的茶叶已经发芽,如果天气正常,不出现“倒春寒”的话,2月底3月初,新昌本地的茶叶就可采摘了。而据记者了解,杭州周边茶园的茶叶都还没出芽头。在杭州佑圣观路茶叶市场里,经营茶叶的赵女士告诉记者,她是西湖区龙坞村的茶农,家里有3亩多茶园,到现在一个茶芽都没有出,前几天天气冷,早上茶园里都还有霜。现在她每天都在关注天气预报,希望气温能正常上升,茶叶能早点发芽。
往年,我省的茶叶还没上市,外省的茶叶就已抢先在我省上市。但今年记者在杭州的茶街逛了一圈,也没见到外省的新茶。经销商陈小姐告诉记者,由于天气原因,外省的茶叶也都延迟采摘,估计两三天后,四川产的新茶就可上市了。不过她说,四川产的茶叶尽管条形很好,也很整齐,但口感、香味都不及浙产茶叶,价格也不是很高。
高档名优茶量增价升
“春茶一早值千金。”作为我省上市最早的茶叶,永嘉乌牛早茶无疑占了市场的先机,卖出了每公斤5000元的高价,比去年高了近千元,实现了新茶的“开门红”。
对于今年名优茶的销售行情,业内人士普遍看好。省茶叶协会的胡秘书长告诉记者,除了国内市场购销两旺,国际市场持续平稳的大好形势外,天气也帮了不少忙。去冬持续的大雪天气不仅为茶树提供了充足的水分,还为茶树除去了不少害虫,减少了农药用量。今年开春,天气缓慢回暖,如果新茶萌芽期间没遭遇“倒春寒”的恶劣天气,或者采摘期的天气状况不错,他预计今年茶叶的产量会比去年增加,品质也会相应较好,加之高档礼品茶消费继续保持旺盛势头,前期高档名优茶价格将有所提高,大众茶价格则与去年基本持平。
他的观点也得到了新昌中国茶市总经理陈霞的支持。她告诉记者,中国茶市主营名优茶,从去年的行情看,前期由于遭遇“倒春寒”,导致春茶减产30%,后期整个销售季节推迟,但名优茶的总量与上年相差不大。而需求量上升,导致去年春茶价格比上年上升了20%-30%,夏秋茶上升近20%,顶级新昌“大佛龙井”卖到3600元/公斤。目前中国茶市向全国55个销售区市场供货,预计今年茶叶需求量将继续上升,加之今年的茶叶品质好于往年,价格自然也不会低。
对于今年的茶叶销售形势,余忠善也比较看好,他说,目前他已接到10多家客户的订货电话了。他估计今年高档名优茶的价格不会低。据他了解,目前松阳茶青收购价要260元/公斤,按这个价格,仅干茶的成本价就要每公斤2000元左右。
相对于这些经销商的乐观情绪,也有一些经销商则显得比较谨慎,在杭州佑圣观路上的茶叶市场里,来自西湖区梅家坞村的经销商郑先生觉得现在茶叶还没有产出,价格也说不好。他说他家有7亩多茶园,现在采茶工的工资越涨越高,加上物价上涨,春茶价格上涨几乎是肯定的,但不知道茶叶价格上涨,利润能不能跟着增加。
大众茶需求量增大
以大众茶交易为主的松阳浙南茶叶市场,去年茶叶交易量达5.12万吨,交易额17.8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1.9%、43.5%,交易量、交易额稳居全省首位。市场总经理洪建明对今年茶叶的销售形势也十分看好,“作为产地批发市场,浙南茶叶市场的经营户不断在全国拓展市场,形势还是非常好的。”他举例说,山东人以前喜欢喝花茶,但现在也改喝绿茶了。松阳香茶和山东崂山茶很接近,外形上接近,口感上松阳香茶更好一些,所以松阳茶叶在山东的销售还是非常受欢迎的。据他了解,目前市场上价格低于200元/公斤的大众茶库存已很少。
洪建明说,浙南茶叶市场批发的茶叶中80%左右都是大众茶,销售遍及山东、上海、江苏、陕西、广东、北京等全国各地,从近年来的销售情况看,需求量稳步上升,产销平稳。目前,他担心的是随着气温回升,各个品种的茶叶集中上市,导致田头没人采摘,从而引起价格波动。
对此,省农业厅经作局茶叶科科长罗列万也认为,近年来随着“茶为国饮”、“科学饮茶”理念在国人心中不断深入与普及,2011年的茶叶消费将仍然保持着较好的势头;同时,随着北方与西北地区绿茶消费比重的增加,优质中档绿茶将是一个持续受消费者欢迎的主要品类。
另外,销售方式的改变,也促进了茶叶的销售。虽然通过产地和销区批发市场销售仍是主流,但随着电子商务和网络销售的兴起,销售半径将不再受地域限制,覆盖面将更广。
出口形势乐观
据了解,去年我省茶叶出口总量15.52万吨,同比减少4.36%;出口额3.94亿美元,同比增长3.19%;分别占全国出口总量和出口总额的51.30%和50.24%,继续占全国茶叶出口的半壁江山;平均单价为每吨2539美元,比上年增长7.8%。
省茶叶协会胡秘书长认为,今年随着出口品种结构继续改善,产品质量有所好转,茶叶出口量值不会有太大变化,价格也将保持平稳,个别品种价格会有所上涨,但上半年出口茶叶货源略为紧缺。他分析说,我省绿茶的出口量占全国绿茶出口量的80%,近年来,随着茶叶主导产业示范区、精品茶园的建立以及茶企规模的扩大,浙产绿茶品质不断提高,在欧美、非洲等地的信誉也不断提高,也拥有了一些比较固定的客户,市场比较稳定,但由于前期产的茶一般用来生产名优茶,出口茶生产要在5月份以后,加之今年库存量不足,上半年个别绿茶出口品种价格会有所上升。不过,他同时也指出,蒸青茶的出口将减少。这是因为我省的蒸青茶主要出口日本,而日本对进口茶叶的卫生标准越来越高,另外日本人也开始自己生产蒸青茶了。尽管今年外销形势不错,但仍有不少瓶颈需要突破,他建议茶企要不断加强技术创新,开发新产品,走科技兴茶之路,同时要注意科技创新和转型升级,需政府、行业、企业联手互动,形成合力,这样才能尽快、尽早实现茶业崛起,提升我国茶业的国际影响力。■本报记者 徐碧芳 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