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叶:买时要做好“四到”
在讲究健康饮食的今天,喝茶的人越来越多。但目前茶叶市场不够规范,陈茶冒充新茶、价格混乱、斤两“缩水”、虚假宣传等现象时有出现。消费者在购买茶叶时须“四到”:眼到、手到、鼻到、口到,理性消费,规避风险。
眼到:茶叶饱满、颜色鲜明、条形紧凑、锋苗好,白毫显露,表示茶叶嫩度好,做工也好。还要看茶叶的汤色是否明亮清晰,一般陈茶或染过色的茶叶泡出来的茶汤浑浊,颜色浓烈。
手到:摸茶叶的干湿,新茶刚刚炒制时间短,茶叶干燥,用手一捏就成粉末,茶梗也容易折断,陈茶存放时间长,含水量较高,手捏不能成为粉末。
鼻到:闻茶叶是否有清香,质量好的茶叶一般香味纯正,沁人心脾,而质量差的茶叶一般无清香,染色加工过的茶叶则气味异常。
口到:质量好的绿茶口感略带苦涩,饮后又感鲜甜,且回味越久越浓。若苦涩味重、鲜甜味少则为次茶。
大米:安全判断五妙招
近年来,针对劣质大米的投诉时有出现。食品专家提醒广大消费者在购买大米时应注意以下事项:
看:看大米的色泽和外观。优质大米色泽清白,有光泽,呈半透明状,米粒大小均匀、丰满光滑,很少有碎米、爆腰、腹白,无虫,不含杂质。次质、劣质大米的色泽呈白色或微淡黄色,透明度差或不透明,霉变的米粒表面是绿色、黄色、灰褐色、黑色等。
闻:闻大米的气味。优质大米具有正常的清香味,无其他异味。微有异味或有霉变气味、酸臭味、腐败味和不正常的气味的为次质、劣质大米。
摸:新米光滑,手摸有凉爽感;陈米色暗,手摸有涩感;严重变质米,手捻易成粉状或易碎。
尝:可取少量大米放入口中细嚼,或磨碎后再品尝。优质大米味佳,微甜,无任何异味。没有味道、微有异味、酸味、苦味及其他不良滋味的为次质、劣质大米。
泡:抓一把大米放进热水,用油或蜡处理过的大米立刻原形毕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