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C3版:浙江林业

李军跃的绿色致富经

  吴祥甫
  李军跃,1980年退伍,1988年担任临安市岛石镇白坑村党支部书记。后来,小川、桐坞、竹坞、白坑四村合并为新二村,李军跃高票当选新二村党总支书记,并在之后的20多年里连选连任。他带领群众迈出了发展生产、保护生态、建设家园、靠山致富的新路子。
巧种山核桃 人均入账2万多
  1988年李军跃上任后,唱着山歌走富路,决心要把万亩林山办成“绿色银行”。
  针对当时全村山核桃粗放经营、品质下降等问题,李军跃提出建立绿色基地,带领农户科学经营,提高经济效益的思路。村里与林佳食品公司等单位合建了2300亩山核桃林高产高效示范基地,采取在林中种植花草、黑麦草等绿色作物的方法,增加有机肥,使山核桃树冠粗壮,根深叶茂挂果多。据村干部匡算:如此一来,每年每亩有2000多斤嫩草还地,可抵化肥120多斤。同时,因地力增强,每亩可增产山核桃10%-20%。农民看到效益,主动种草种花,全村40%以上山核桃林套种了绿色作物,面积达4500多亩。
  新二村现有山林1.345万亩,其中山核桃林1.1万亩,年产山核桃2.4万多担,人均超10担,人均收入超2万元。
兴建“幸福路” 方便安全又增收
  新二村人将林道称之为“幸福路”。以前,这里的农民走在脚高脚低的梯档山坡路上,肩上压着重担,行路极为不便。他们叹息这是“苦在路上”。李军跃目睹此景,极为痛心。于是,他带领村里一班人,对全村林道统一规划,分期分批实施。
  横坞头自然村是个偏僻小山村,有数十户人家,在收打山核桃时节,数十万斤山核桃要从山里挑到山外销售。由于劳动力紧张,季节紧迫,靠肩挑来不及,只得在山里边采边卖,每斤5元,比山外低1元,仅此一项农户减收10多万元。李军跃想,农民辛辛苦苦到手的农产品低价销售,丰产不丰收,心理很不是滋味。在党员干部的支持下,李军跃多方筹资20余万元,带领群众用一年时间,修通了横坞头3.1千米林道,山核桃全部可用机动车装运,老少皆喜。
  村里抓住江川至小川7千米村路改造拓宽的机会,又决定开通小川到安徽宁国的林道。这条路坐落在宁国与临安交界处,那里有40多万斤山核桃靠两只肩膀一双腿翻山越岭挑回家,一日挑两趟,不仅花功夫,而且又耽误收打时间。在镇政府的支持下,村里筹集资金25万元,终于把一条长3千米、宽5.5米的盘山林道修建而成。这样一来,农民收打山核桃的劳动强度大大减轻,方便又安全。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