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程益新)“十二五”期间,我省农业计财工作将围绕服务中心、服务“三农”、保障重点的主题,突出“两区”建设和特色精品农业,通过政策落实、规划引领和项目支撑,提升决策参谋、预算执行、统筹协调和项目监管能力,努力构建保障有力、结构合理、行为规范、监管到位的农业计财工作新格局。这是记者近日从省农业厅召开的计财工作座谈会上获悉的。省农业厅副厅长马柏伟出席会议并讲话。
据了解,“十一五”期间是政府出台支农惠农政策多、财政支农增长快、农民群众实惠多的时期,国家先后出台了包括农作物良种、农机具购置等各项强农惠农补贴政策。省农业厅也研究编制了《浙江省“十一五”农业发展规划》等,分类确定不同区域农业发展及资金扶持重点,重点扶持发展产业覆盖面大、对农民增收效果明显的优势产业和特色农业;同时,先后出台农业专项资金项目、农业建设项目储备库等近20个制度,加大项目监管力度。据统计,“十一五”全省各级共落实农业投入资金176.2亿元,仅2010年,全省农业扶持资金投入达52.8亿元,是2006年的3倍多;支农资金结构也得到优化,到2010年底,全省拥有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2.6万个,带动农户882万户,联结基地1723万亩。
会议强调,“十二五”我省的农财工作要注重政策谋划,着力在争取和落实强农惠农政策上有新举措。通过主动研究、积极争取和全面落实强农惠农政策,引导各级财政、社会资金以及其他各种社会经济资源共同参与,扩大政策示范引导效应,提高政策实施效果。“十二五”的工作重点是“两区”建设和特色精品农业,即既要注重项目统筹,以县为项目建设资金统筹整合平台,统筹农田水利、农业综合开发资金,加强“两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又要制定当地扶持“两区”建设的具体政策措施,引导社会力量及优质要素投入到“两区”基础设施、设备引进、科技创新等方面,合力增加“两区”建设资金。同时,培育一批懂技术、会经营、高素质的精品农业生产经营主体,推广应用精品农业生产技术模式,加强精致农产品品牌建设,拓展精品农业发展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