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1版:文摘

“十二五”目标:居者有其屋

  为解决中低收入家庭的住房问题,中国保障性住房建设规模正在扩大。在2011年1000万套保障房建设任务落地实施后,中央又提出了“十二五”期间建设保障性安居工程3600万套的庞大计划。该计划实现后,将有五分之一城镇家庭被纳入住房保障范围。
  但如此浩大保障房建设工程也将面临土地、资金、规范管理等一系列的问题和挑战。以公共租赁住房为主的保障性住房供给,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资金问题。据专家估算,今年1000万套保障房需要建设资金1.3至1.4万亿元人民币。再加上各种公用设施配套,每年可能需要3万亿元左右的资金。仅依靠政府财政资金、住房公积金、地方投融资公司、银行保险等,难以完全满足保障房建设巨大的资金需求。而进一步探讨和运用财政、金融、土地、税收政策,鼓励和动员更多的社会资金进入保障房建设领域,利于解决保障房建设资金的缺口。
  国土资源部日前也明确表示,2011年,确保保障性住房、棚户区改造和自住中小套型商品房“三类住房”用地不低于住房建设用地供应总量的70%,实现保障性安居工程用地应保尽保。
  (据中新社 阮煜琳 /文2011年03月29日)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