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习记者 姚力丹 文/图
按照传统的生产习惯,金针菇是装在袋子里培育的,但记者近日在浙江勿忘农菇业有限公司的生产基地发现,一种从日本引进的栽培技术——工厂化瓶栽金针菇让人很“惊艳”。这种栽培技术不仅方法新颖,品种也是最新的。这样种出的金针菇挺直粗壮,外观纯白美观,整齐度更好,食用时口感较脆,味道更鲜美。当然,它的价格也比其他同类产品高出一倍多。冬季时,仅批发价就高达每公斤3—4元,目前只在杭州的世纪联华超市有售。
生产过程机械化
位于杭州萧山现代农业创新园区内的浙江勿忘农菇业有限公司食用菌良种繁育基地占地约15亩左右,所有的培育设备都从日本引进,总投资金额达1000多万元。
在这座武装到“牙齿”的食用菌栽培工厂,记者看到,从金针菇培养料的搅拌、装瓶、下盖、灭菌、接种、培养、搔菌、生育,到新一轮挖瓶,全部都是用机械化流水线自动完成的,整个工厂年产量约600多吨,却只需十几个工人负责日常管理。“节省劳动力成本是工厂化栽培的有利之处。”浙江勿忘农菇业有限公司总经理陈小央给记者算了一笔账:如果用手工进行装瓶接种,一小时只能接种40瓶左右,而采用机械化接种后,一小时就可以接种2000多瓶。“这种标准化、产业化的工厂栽培模式不仅节约了成本,还可以提高效率,全年不间断生产,保证供货产量,有益于打响企业品牌。”陈小央说:“金针菇喜阴,因此传统的零散栽培只能选在11月份和次年2月份,属于靠天吃饭,天气一热食用菌就容易滋生细菌,品质很难保障,而我们这个食用菌培育厂房里配有最先进的空气过滤系统、加湿器、冷却设备,可以精确控制厂房的温度、湿度,因此无论春夏秋冬,培养室的温度可以保持在18度左右,生育房则保持在8度,有效保障了金针菇的栽培品质。”
生产环境无菌化
金针菇栽培是件技术活,农民在零散栽培中由于设备落后,容易滋生细菌,吸引虫子,而如果使用杀虫剂,由于金针菇生长周期短,又会造成药剂残留,危害人体健康。解除这些烦恼的最佳办法就是工厂化标准生产。
一走进基地的金针菇培养室、生育房,便可闻到一股淡淡的消毒气味,“这是因为我们在空气中喷了一种含氯的消毒药水,这种药水可以防止金针菇培育过程中杂菌的滋生。”陈小央介绍说,在这里,生育房、培养室、接种室全部都是采用无菌化管理的,“特别是接种原菌的接种室内,还装有空气高效过滤器,它就好像一层网,挡住了空气中所有的细菌和霉菌,此外,接种室的员工都要穿无菌服,空气中还采用臭氧杀菌,保证室内的空气无菌率达到99.99以上。所以,我们生产的金针菇从不打任何药水,是真正的绿色无公害产品,还获得了国家绿色产品质量认证。”
生产品种优质化
据了解,目前,我省的杭州萧山、龙泉等地分别建立起了大型金针菇瓶栽工厂,全省单日产量约在6吨左右。
“要想成功实现工厂化瓶栽金针菇,选育良种和严格管理很重要。”陈小央介绍说,目前,基地选育的金针菇品种是由省勿忘农集团研发的“雪丽1号”。“这个品种是从日本引进后,根据这里的环境条件重新选育改良的,基本上改变了其他一些金针菇杆软、碎菇多的缺点。“雪丽1号”色泽较白、杆子较脆,口感鲜嫩,而且培育期较短,从生产到出茹只有50天。”陈小央说,“工厂化栽培讲究育菇效率,出菇快的菌种有利于提高设备利用率,增加产量,因此,在生产中要选一些生长周期短的、抗病性能好、单茬产量高的菌种。”
此外,陈小央还提醒说:“工厂化生产和农民零散栽培不同,不仅要了解栽培技术,还要掌握工厂化的机械管理模式。金针菇繁育过程中很容易滋长细菌,因此一定要规范化生产,严格做好无菌操作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