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徐碧芳 通讯员 商意盈
眼下,正是春暖花开的季节,金灿灿的油菜花、粉红色的桃花、红艳艳的杜鹃花……吸引着都市人踏青赏花,尽享春日乡村游的乐趣。
特色农景成旅游卖点
桃花节、油菜花节、梨花节、橘花节……随着农业功能的多层次开发,昔日的农作物,如今已成为乡村旅游的一大卖点。“百亩庭中半是苔,桃花尽净菜花开。”仙居·第四届浙江油菜花节恰逢清明小长假,漫山遍野金黄色的油菜花,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畅游花海,共赏乡村美景。据介绍,仙居目前共有油菜花8万亩。2010年油菜花节吸引了48.8万海内外游客,创旅游总收入1.75亿元,加上农民油菜籽收入,总收入2亿元以上。
据仙居县旅游局局长徐立虹介绍,仙居属欠发达山区,交通相对不便,农民的田地在冬天基本处于闲置状态。“当时受到仙居杨梅节启发,政府鼓励农民种植油菜。在大面积种植油菜之前,缺乏乡村旅游的卖点和配套设施。油菜开始大面积种植后,不但农民增收,也直接带动了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发展。如今,油菜花也成为仙居杨梅以外的又一张‘金名片’。”徐立虹说。
仙居县白塔镇矿辽村农民项建章种植了5亩多油菜,趁着油菜节在菜地边摆了个小摊,卖起特色小吃,生意十分红火。他说:“现在来看油菜花的人特别多,一天下来光卖小吃就能赚个几百元钱。”
与仙居的油菜花节一样,越来越多的地方开始把农作物景观当作风景卖,如富阳半山的桃花节、临海涌泉的橘花节……不仅鼓了农民的腰胞,也让游客感受到浓浓的乡村风情,体会到春的魅力。
乡村主题游凸显创意
我国70%的旅游资源分布在农村,广大农村优美的田园风光、恬静的生活环境,必将成为休闲消费的重要阵地。
徐立虹说,为了让仙居的油菜花节更具特色,他们将田间地头最常见的稻草利用起来,用造型各异的稻草人与油菜花海相互呼应。与去年相比,今年的稻草人规模更大、更富创意。稻草人造型分为田间情趣、动漫卡通等4个主题,通过仙居各学校师生发挥想象力,创造出了“红红火火”、“琴箫合鸣春意闹”、“功夫熊猫”等多个造型。
在今年的仙居油菜花节里,还有一场在油菜花田里举行的“蹴鞠(古代一种体育运动)对抗赛”,别具一格。传球,射门,一群由10来个栩栩如生的稻草人组成的红蓝方队将球踢得是有板有眼。在摇曳的花田里别有一番情趣。旁边的擂鼓手也起劲地摇旗呐喊,为他们加油助威。
永康市摄影家协会会员吴建雄开心地说:“我参加过全国各地很多个地方举办的油菜花节,仙居给我留下了最深最美好的印象,仙居的油菜花不仅有层次,有人气,更重要的是有特色,有童趣,有创意,仙居的油菜花让我回想起了自己的童年生活,感觉不虚此行。”
徐立虹介绍,仙居还与杭州一家动画公司签订了协议,将制作仙居稻草人系列动画片,打响仙居的稻草人品牌。
今年,仙居在深化油菜花观赏区建设的同时,还建成了我省第一个以油菜文化为主题的大型专题博览馆,介绍油菜的起源、历史、品种和应用价值以及仙居油菜发展情况。
乡土文化有待进一步挖掘
市民选择乡村游是冲着乡村自然的生态景观、乡土人情来的,因此乡村主题游的农味、文化味很重要。旅游专家认为,乡土民俗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之瑰宝,也是休闲观光农业持续发展的灵魂。“现在的乡村游中,农村文化元素还不够。”杭州市民陈先生说,城里人到乡村,就是喜欢乡村的野趣。在钢筋水泥锁住的城市里,工作压力大,人们渴望回归自然,在宁静秀美的山水中休憩,放慢生活节奏,体验淳朴民风。
发展乡村旅游,增强吸引力,最重要的一点是要保持特色,与城市生活区别开。有关专家认为,乡村旅游的核心是一个“农”字。因此,有区域特色的农产品、自然生态、人文景观是必不可少的,但保持传统特色的乡村往往经济欠发达,因此需要政府在布局规划、产品组织、市场营销、资金投入等方面进行引导和支持。
旅游界人士提议,要让乡村主题游行程更丰满,应做足特色文章,让城里人真正体验乡村生活的快乐。乡村主题游应该是一个系统工程,牵涉到农村规划、文化保护、特色经济等多个方面,需要政府部门、企业、乡村共同努力,像发展大景点旅游一样,进行整体策划,并投入一定资金进行持续性的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