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余文胜
近年来,我省设施农业快速发展,设施栽培面积达159万亩,总产值150多亿元;设施畜牧规模养殖比例达超过了80%,水产设施化养殖面积达到24万亩,设施农业装备保有量因此得到较快增长。
随着设施农业装备数量的增加,卷帘机、微耕机等设施装备的安全问题日益突出,给农业生产带来了不同类型的安全生产隐患。省农机局负责人在日前召开的全省设施农业装备安全监管培训班上表示,设施装备将成为我省农机安全监管的新领域和重点。加强对设施农业的安全监管,已刻不容缓。
微耕机事故有多发苗头
案例:2010年8月4日,丽水市莲都区碧湖镇里河村村民吴某夫妻俩用电动三轮车将新购的微耕机运到自家农田大堰潭空田耕地,安装好旋耕机,启动后就发生微耕机伤人事件。其妻子急忙关油门熄火,但吴某左侧大腿已是血肉模糊,犁刀深深地嵌入大腿,后经村民帮助,拆下犁刀将人救出,用120救护车送往丽水市人民医院抢救,经医生诊断右脚及左肩膀骨裂,左大腿截肢。经调查,吴某在启动微耕机时,挡位杆挂在慢挡上就可直接启动而发生伤人事件,系微耕机质量问题,而吴某在使用微耕机时也未能按照说明书上的操作进行。
据调查,我省设施农业生产中发生事故最多的为微耕机事故,并呈现出多发苗头。近年来,随着我省设施农业的快速发展,微耕机的需求量逐年增加,到目前,全省已拥有机微耕机1.2万余台,保有量的逐年增加,不可避免地带来了更多的生产事故。仅去年,我省至少发生了3起微耕机致人伤残截肢的惨剧。
针对微耕机事故多发苗头,我省加强了对微耕机操作的培训,各地农机部门充分利用阳光工程培训等载体,邀请农机专家或厂方技术人员深入农村开展面对面授课,详细介绍微耕机的操作技术、保养、技术检修、操作注意事项等知识,逐一解决农民在生产中遇到的问题。
通过对已发生事故的分析,农机技术专家提醒广大农民朋友,在微耕机的操作中有两点特别需要留心。一是在清理旋耕刀缠草时,一定要断开动力,旋耕刀完全停止后才能开始操作。二是在使用倒挡时,要注意身体后方有无阻碍物,行进中一定要使用小油门。
卷帘机应加装防护装置
案例:2009年12月31日中午,家住甘肃省勤县薛百乡长城村的刘某8岁儿子独自骑自行车到蔬菜大棚玩耍时,由于其父母事先没有关闭卷帘机电源开关,小孩不小心踩到了棚外地上的卷帘机启动开关,迅速卷起的卷帘机将小孩带倒在大棚保暖棉被上,随之卷入棉被中间,导致小孩被强力挤压后窒息死亡。
卷帘机在设施温室中的作用不容小视,然而卷帘机伤人事件以及其大量存在的安全隐患,已使设施农业安全监管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
近几年,多数生产企业开始在产品上加装安全防护措施。最新的技术是在卷帘机主机上加装过载保护器,一旦有衣物等卷入,人体挣脱时主机负荷加大,达到过载程度时,主机电源自动切断。但是,由于农民对卷帘机潜在的危险认识不够,往往忽视相应的安全防护配件的作用。
据业内专家介绍,卷帘机事故往往是由于操作者或者旁人不注意而造成。卷帘作业时,操作者习惯在棚顶巡视卷帘情况,稍有疏忽,衣角、头发或肢体等极易随着缠绕的绳索卷在卷轴上,在卷帘机卷轴与绳索的啮合处上,由于绳索与卷轴的缠绕力较大,啮合紧密,凭个人之力难以挣脱,越卷越紧,就引发了此类的安全事故。农民在在操作中,要特别注意卷帘机卷轴与绳索的啮合处和卷帘机变速箱与卷轴的联接处两个部位,以防放生事故。
操作者急需提高技术
有农机专家分析认为,设施农业装备引发的事故主要有三个因素:人的不安全行为、机(物)的不安全状态、环境的不安全条件。而在三者之中,由于操作者本人不注意而造成的事故占事故总数的80%以上。可见,设施农业机械事故绝大部分是可防可控的。
针对操作者安全意识不强、技术不到位的现状,强化安全教育和技术培训将成重点。据了解,我省将结合农业机械化教育培训大行动和阳光工程农机培训工作,通过召开现场会、办培训班、推介会等形式,宣传引导农民使用安全可靠产品,选用先进适用的设施。
设施农业装备安全监管作为农机安全监管一项新的监管领域,我省还将在这方面建立一支懂业务、作风硬的安全监管队伍和一套适合我省实际的设施农业装备安全检查工作制度,同时加快设施农业装备安全技术创新与应用,加强设施农业防护装置研究,减小设备运行对人身安全的威胁,有效保障设施农业生产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