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7版:专版

用信息化推进农机化

——省农业厅总农艺师王建跃就农民信箱农机业务管理平台建设答记者问

  □本报记者 徐碧芳
  鼠标点点,即可买卖农产品,足不出户即可知晓最新农事,不赴千里即可掌握最新资讯……“浙江农民信箱”这个为浙江农民量身定制的综合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已拥有236万用户,日点击量达200万人次,正在改变着我省农民传统的生产生活方式。据悉,今年省农业厅在农业信息化方面又有新动作——将着力开展农民信箱农机业务管理平台建设,以进一步完善农民信箱系统功能,提升服务效能。那么,这个“农机业务管理平台”是个什么样的平台?它将提供哪些便捷服务?带着这些问题,本报记者采访了省农业厅总农艺师王建跃。
  记者:听说“农民信箱”将建一个农机业务管理平台,这是出于什么样的考虑?它与目前的农机化信息网相比有哪些特别之处?
  王建跃:信息化是当今经济社会发展的大趋势,也是加快农机化社会服务的重要环节。目前我省农机信息化服务虽然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相对来说,覆盖面、服务内容和针对性有待进一步提高。而“农民信箱”通过5年建设,已成为集电子政务与商务、农技服务、办公交流于一体的公共服务信息平台,在全国首创真姓实名注册、手机邮箱捆绑、网上农博会万村联网、“每日一助”服务等,是全国农业信息化最佳解决方案之一。目前,“农民信箱”已拥有实名注册用户236万户,用户遍及浙江、江苏、安徽、黑龙江、北京、上海等26个省(区、市),且我省100%的行政村都有“农民信箱”服务点。农机业务管理平台是通过整合农机化信息网和“农民信箱”农机化服务园地等农机类信息资源,充分利用“农民信箱”现有的软硬件资源建立起来的一个集农机资讯信息、农机作业信息、农机交易信息等一体的一站式管理平台。目的是为我省广大农机工作者提供快捷、高效、便利的农机信息化交流服务,从而进一步推进我省农业机械领域的信息化服务水平,提升农业机械领域干部应用现代信息技术的能力。同时完善“农民信箱”系统功能,为广大农民、机手提供更详实、更到位的农机化服务信息,提升服务效能,更好地发挥“农民信箱”的作用。
  记者:我省的农业信息化在全国是走在前列的,请问现在国内有没有类似的农机业务管理平台?与它们相比,我们这个平台有什么创新之处?
  王建跃:据了解,国内目前还没有这样专业的、全面的服务平台。农机业务管理平台是基于“农民信箱”系统建立的,既是“农民信箱”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又是一个相对独立的二级业务平台,其最大的创新是多部门服务融合、点对点信息服务,从而最大限度地保证了信息的权威、真实、快捷。目前,我省农业信息化已走在全国前列,农机化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因此我们要整合两者资源,加快农机化与信息化融合,以信息化推进农机化。
  记者:农机业务管理平台主要的服务对象是谁?它有哪些服务功能?
  王建跃:全体农民信箱用户都可使用农机业务管理平台,但重点是各级农机部门及与农机管理相关的公安、交通、气象、安全生产等部门用户、农机企业、农机合作社、农机维修单位、农机大户、农机科研院所人员等。
  针对这些用户,农机业务管理平台在充分结合现有“农民信箱”功能的基础上,突出了农机系统的特点,设置了“个人信件”、“农机资讯”、“农机作业”、“农机交易”、“农机110”、“农机主体”、“外联邮箱”和“系统管理”等八大板块。其中,“个人信件”完全移植“农民信箱”的功能,提供信件和短信的发送、接收、搜索等基本功能;“农机咨讯”主要包括农机工作动态、行业热点、购机补贴等内容;“农机作业”主要向农机手及农户提供农机作业、商务洽谈、跨区作业等综合服务信息查询、发布、订阅;“农机市场”主要面向有农机买卖需求的用户,提供交易信息发布、查询、洽谈以及信息订阅等功能;“农机110”为用户提供农机技术、政策法规咨询、农机质量投诉、农机资源集成查询等专业性农机服务;“系统管理”主要面向“农民信箱”和农机平台管理人员,实现用户管理、信息审核发布等功能。农机工作者只要上这个平台,就可全面了解农机行业的相关情况。
  记者:确实,农机业务管理平台为广大农机用户搭建了一个很好的交流平台。目前这个平台筹建情况如何,什么时候能正式投入使用?
  王建跃:通过第一阶段的调研动员,目前,已进入全面实施阶段,市、县(市、区)农业信息和农机技术骨干正在收集、录入资料,对平台进行应用测试,预计今年8月份正式投入使用。届时,足不出户,只要点点鼠标,就可进行农机政策咨询、质量投诉、农机买卖等。
  记者:农机业务管理平台的建立将是我省在建设农业信息化方面的又一次创新,那么这个平台建成以后,将如何维护、保障它的顺利运行呢?
  王建跃:我们将把农机业务管理平台建设作为提高农机信息化应用水平的一项重要举措来抓。首先,对各地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将强化管理,严格考核,确保完成发展5万户注册用户的目标任务。
  其次,要建立平台管护队伍,明确责任。各级农机管理部门负责平台的信息发布和资料收集、录入、更新;各级农业信息部门负责平台的用户管理,同时积极协调公安、交通、气象、安全生产等部门,加强相互间的沟通与配合,充分利用平台开展全方位的管理与服务。
  第三,要注重宣传,推广应用。一方面引导农机用户主动到平台发布各类信息,提高平台的使用率;另一方面要加强与媒体的合作,分享平台信息。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