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4版:浙江气象

前期降水破历史最少纪录,后期天气多变

多插立夏秧,谷子收满仓

  □本报记者 葛勇进
  前几天,我省各地细雨霏霏,气温一路走低,杭州的最高气温只有15.1℃,然而,从今天开始,全省各地又是阳光灿烂,气温飞快回升,杭州的最高气温将升到30℃左右。江南的春天就是这样,忽冷忽热,晴雨不定,不知不觉中夏天离我们越来越近了。
  昨天是“立夏”时节,农谚有“立夏看夏”之说,此时夏收作物进入生长后期,冬小麦扬花灌浆,油菜将要成熟,水稻栽插以及其他春播作物管理也进入了大忙季节,因此,有关专家提醒广大农民,要根据当前有利天气条件,及时搞好农事生产管理。
今年降水量比常年同期减少一半多
  俗话说:春雨贵如油。今年春天,老天似乎特别吝惜雨水,全省降雨量特别的少,省气象台统计分析,今年1月1日8时至5月1日8时全省平均降水量仅205毫米,比常年同期偏少53%,破了历史同期最少纪录(1963年222毫米);湖州、嘉兴、杭州、绍兴、宁波、舟山、台州等地平均降水量也仅为143-196毫米,金华、衢州、丽水、温州为225-295毫米,比常年同期偏少41%-63%,而湖州、嘉兴、杭州、舟山、台州、金华、衢州7个市破历史同期最少纪录,其他4市为历史同期第2少或第3少。
  从全国来看,今年1月至4月中旬全国平均降水量53毫米,比常年同期偏少38%,为近50年来同期最少;我省周边省份如上海、江苏、安徽、湖北、湖南降水量也为近50年以来同期最少,福建、江西、广东次少。降水偏少对农业生产、供水供电等行业带来一定的不利影响。
  由于降水少,气温起伏又较大,今年的春天似乎没有了印象中江南春雨绵绵的特色,春天似乎特别短,也格外冷,今年以来全省平均气温8.9℃,比常年同期偏低0.5℃。
初夏时节须防雷
  立夏过后,江南正式进入雨季,雨量和雨日将明显增多,省气象部门预测,5月份开始我省降水过程较前期将有所增多,5月上旬全省以阵雨或雷雨天气为主,浙南地区阵雨或雷雨居多,月降水量各地分布不均匀,浙西北地区接近常年或偏多,浙中地区中部接近常年或偏少,全省其他地区接近常年,降水量浙西南地区200-300毫米,局部在 300毫米以上,全省其他地区100-200毫米。
  初夏时节,冷暖气流活动较多,短时强降水、雷电、大风、冰雹等强对流天气会较频繁,各地在关注前期降水量偏少的同时,要注意收听气象预报,加强对雷雨、大风、雷电、短时强降水等强对流天气的防御,及时采取防范措施,雷雨大风前加固大棚,避免损坏薄膜,田间应注意强降水时段的清沟排水,避免对农作物带来的不利影响。
一天不锄草,三天锄不了
“多插立夏秧,谷子收满仓”。5月上旬,是我省二熟制早稻进入移栽高峰期,应抓住晴好天气,根据不同秧龄,及时移栽早稻,栽后要加强田间管理,尤其是前期缺水地区要注意引水灌溉,返青后要早施分蘖肥、耘田,促使早发多分蘖。
  初夏时节,气温上升快,要谨防大棚内气温过高对作物造成的不良影响,白天温度较高时,要及时接膜通风,降低棚内温度和湿度;瓜类蔬菜要及时进行理蔓、搭架,积极做好坐瓜后的水肥管理。
  立夏前后,杂草生长很快,中耕锄草不仅能除去杂草,抗旱防渍,又能提高地温,加速土壤养分分解,有利于棉花、玉米、高粱、花生等作物苗期健壮生长。此外,高温高湿容易诱发各种病虫害,各地应严密监测,积极防治。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