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2版:要闻

授人以渔 长效增收

省农业厅牵头结对帮扶江山市成效明显

  □本报记者 陈小平
  本报讯 三年前,江山市普农土鸡专业合作社如同自己的名字一样,只是江山市一家普普通通的农民专业合作社,而如今,该合作社已拥有注册商标两枚,去年实现销售收入1865万元,直接带动780户低收入农户人均增收766元。推动“普农”快速成长的诸多因素中,省农业厅等单位的结对帮扶功不可没,而“普农”的发展,也堪称是省农业厅三年多来牵头结对帮扶江山市的一个缩影。
  2008年,省委省政府启动实施“低收入农户奔小康”工程,省农业厅与省铁投集团、绍兴县及其下属的7个乡镇等携手结对帮扶江山市。三年来,帮扶组充分利用自身的技术、资金、市场、理念等方面的优势,统一行动、分工协作,帮助结对镇村制定发展规划、谋划发展思路、落实帮扶项目,发展地方农业主导产业,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条件,取得较好成效。
  三年来,帮扶组先后投入帮扶资金1351万元,实施结对帮扶项目171个,受益农户2.1万户,结对镇村年收入2500元以下的低收入农户从11980户减少到3390户,减少了72%。
  作为结对帮扶组长单位,省农业厅坚持产业帮扶的理念,三年来先后投入帮扶资金454万元,重点帮助该市坛石镇发展以土鸡养殖为主的畜牧业;帮助凤林镇发展茶叶、蔬菜等主导产业。三年来,坛石镇的土鸡养殖得到迅猛发展,目前全镇年出栏土鸡达100万羽,年销售土鸡蛋100万公斤,带动低收入农户778户;凤林镇建立了蔬菜农业主导产业示范区和茶叶精品园,这种“授人以渔”式的产业帮扶效果十分明显。
  据了解,下一步,结对双方将进一步创新机制,以“低收入农户增收”为中心,围绕“农业主导产业发展、经营主体培育、基础设施建设、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四大突破口,及时落实好今年的具体帮扶项目和帮扶资金,着力把帮扶行动推向深入,让当地更多农户尤其是低收入农户从结对帮扶中受益,找到增收致富之路,早日奔小康。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