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加快森林城市创建中,上虞市因地制宜通过实施“以空间换绿地,以绿地换生态,以生态换质量”的发展方略,最大限度地盘活城乡资源,优化城乡布局,统筹城乡发展,成为森林城市创建一个亮点。
城区:以空间换绿地
据介绍,上虞市在城区推行了以空间换绿地的营绿工程,大力开展立体、空间绿化,较好地形成了多类型、多景观、多功能、多效益的屋顶绿化新格局。
根据制订出台的园林式单位、居住区标准,上虞市各企事业单位、居住区主动扩大绿地面积、大幅提高绿量。截至目前,该市单位绿地面积已达134.8公顷,占建成区绿地总面积的 15.58%;居住区绿地78.43公顷,占建成区绿地总面积的9.1%。城市单位、居住区平均绿地率36.1%以上,其中,园林式居住区和园林式单位达标率在77.6%以上。
至去年年底,上虞市城市建成区绿地面积已达865公顷,林木覆盖率36.2%,其中公共绿地面积260公顷,人均公共绿地面积12.21平方米,乔木树种面积比重达到80%以上。
郊区:以绿地换生态
上虞市在城市近郊深入开展以绿地换生态行动,大力发展花卉和休闲旅游产业,提高现代林业的比较效益,加快三产发展,激活城市活力。
自森林城市建设序幕拉开以来,全市相继建成了祝家庄省级森林公园、滨江湿地公园、凤鸣山风景区、东山景区、称山风景区、桃花源景区和以各主干道路、河流为轴心的绿色长廊,大力实施“城市生态屏障”建设,建成曹娥江城防风景区。
与此同时,上虞市利用“四季仙果之旅”这一有效载体,大力建设各种花卉、水果基地,全市目前已有花卉苗木面积2.5万亩,杨梅、葡萄、樱桃种植面积超过6万亩,全市先后获得“中国葡萄之乡”、“中国杨梅之乡”、“浙江省樱桃之乡”称号。
乡村:以生态换质量
围绕“生态、和谐、文明”的建设目标,上虞市在远郊农村,积极实施以生态换质量绿化计划,加强美丽乡村建设,不断提高农村居民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
该市大力加强绿化示范村和省级林业观光园区建设,把创森工作融入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把城市绿化的理念传递给乡村居民。全市在小城镇、村庄四周建立围村防护林,绿化美化庭院和村落,大力改善农村的人居环境。
据悉,截至目前,该市已建立省级林业观光园区4个、省级绿化示范村19个、绍兴市级绿化示范村75个。森林城市建设区内建成绍兴市级以上绿化示范村55个、省级绿化示范村9个,占建设区所辖168个行政村的32.74%。 陈智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