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的江南,瓜甜果香。作为消暑佳品的西瓜,自然成了夏令水果的主角。近几年来,我省地产西瓜生产通过稳定面积、调整结构、提升品质,稳步发展,产销两旺,不仅增加了瓜农的收益,而且满足了广大城乡居民对高品质西瓜的消费需求。
优化区域布局,实行周年生产供应
西瓜年年种,到处种西瓜,但要将西瓜种出效益,种出市场,我省的农业部门和瓜农可是做足了文章。首先是通过优化区域布局,全省形成台州、嘉兴、宁波、湖州、杭州、衢州、温州等西瓜主产区,温岭、宁海等西瓜规模化种植基地。2010年,全省果用瓜面积约170万亩,其中西瓜面积140万亩,总产量300万吨,总产值约50亿元,较上年有较大幅度的增长。全省大棚设施栽培西瓜快速发展,预计今年面积将突破40万亩。各地还因地制宜丰富生产方式,如利用高山资源优势发展高山西瓜,采用双膜覆盖栽培、延秋反季节栽培、长季栽培和异地种瓜等,使西瓜上市时间大大延长,基本实现周年供应。在我省几万瓜农种瓜致富的同时,也培育带动了一大批营销大户,极大地推动了当地农业经济的发展。
创新栽培技术,推行标准化生产,提升西瓜品质和质量安全水平
良种加良法,是实现高效农业的重要手段之一。近几年来,我省农业部门推广了以“早佳(84-24)”、“拿比特”、“小兰”、“丽芳”等为代表的一批西瓜优良品种,还在全国首创并优化大棚设施全程避雨长季节栽培技术,使全省西瓜生产有了质的飞跃,西瓜的产量、品质和效益大幅度提升。为克服枯萎病危害,大力推广嫁接西瓜,年栽培面积超过10万亩,对解决西瓜连作障碍问题、推动产业的发展起到较大的作用。同时,推行规模化种植、标准化生产,制定了一批西瓜产地环境、生产技术规程和产品质量标准,严格执行无公害生产规程,规范农药化肥等投入品的购买、使用,大力推广昆虫性诱剂、杀虫灯、色板等生物物理防虫技术和高效低毒农药,建立生产档案,试行产地准出制度,实现产品质量全程控制和可追溯,确保了西瓜产品质量安全。平湖市普遍推广应用了生物有机肥、蜜蜂授粉、微滴灌肥水一体化节水灌溉等先进实用技术,建立田间生产档案,对社员基地实行产地编号并及时收集整理相关种植与产销信息,开发“金平湖西瓜”产品质量追溯体系,消费者可根据产品追溯条码信息上网查询产品的产地及其生产信息等。嘉兴市秀洲区则实行“三定五统一”的质量管理形式,三定即定品种,定质量,定价格,五统一即统一品种供应,统一技术规程,统一质量验收,统一产品商标,统一包装销售,确保西瓜品质和质量安全。
培育品牌和合作组织,提升产业化水平
为充分发挥合作社的龙头带动作用,全省扶持培育“玉麟”西瓜专业合作社等一大批示范性合作组织,通过实现统一品种、农资供应、生产技术规程、产品标准、品牌、销售等“六统一”管理运作,大大提升了产业化经营水平。目前,全省20余个万亩以上的西瓜基地已通过无公害基地认定及无公害农产品和绿色食品标志认证,同时,各地涌现出一批以温岭“玉麟”、平湖“金平湖”、路桥“黄蜜”、三门“沈园”、衢江“饭甄山”、黄岩“红耘”等为代表的、在省内外有较高市场知名度的品牌。
台州的温岭、黄岩等地的瓜农通过成立合作社等多种方式,有组织地到本省及海南等全国各地建基地,甚至远赴缅甸等国种西瓜,使“追着太阳种西瓜”成了台州瓜农的代名词。走南闯北的瓜农将品种、栽培技术和经验以及品牌输出,异地发展大棚西瓜,再运销到全国各地,成为产业化经营、“走出去”农业的亮点。据统计,2010年,仅黄岩就有4万多人在全国17个省市种植西瓜,承包土地25万亩,产值24亿元,净收入达9.8亿元,再创了一个黄岩农业。 胡美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