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葛勇进
虽然我省6月26日就已出梅,但出梅后的天气依然闷热、潮湿,不时还下起阵雨,感觉还处在梅雨期似的,而在往年,一出梅就迎来连续高温天。
省气候中心专家说,出梅后,并不一定立即出现连续的晴热高温天。这几天的阵雨也不是梅雨带引起,而是对流性降雨,也没有持续性,因为近期处于副热带高压边缘,易产生强对流天气。之所以感觉闷热,还是因为湿度大造成的。
但随着副热带高压逐步增强,从今天开始,高温酷暑天来了。昨天,全省有12个观测站最高气温超过35℃,其中青田最高达37℃。
未来一周,全省晴热少雨
来自省气候中心的消息说,从今天到7月6日,受副热带高压控制,全省以晴热高温天气为主,部分地区日最高气温将达37℃以上,午后局部有雷阵雨;7月2-3日,全省晴到多云,最高气温可达36-37℃;7月4-6日,副热带高压有所减弱,部分地区午后有雷阵雨。
由于气温升高,午后有雷雨时容易出现雷雨大风等强对流天气,需加强防范。
进入盛夏后,雨天减少,降雨量一般也不大,省气候中心预测,今年全省大部分地区降水量接近常年或偏少,其中浙西南地区可能出现水资源短缺。
因此,接下来抗旱便成了农事操作上的头等大事,尽管目前我省各地平原河网和山塘水库的水位较高,水量较足,但仍需做好抗旱防旱准备。
今年高温天或将偏多
在气象学上,一般以日最高气温达到或超过35℃作为高温的标准,高温酷暑通常指持续多天的35℃以上的高温天气。
高温也是一种较常见的气象灾害。我省一般梅雨季节过后的7、8月份,都会出现高温天气,有30天左右,梅雨期短的年份高温日数可超过40天。
今年我省从6月10日入梅到6月26日出梅,一共17天时间,去年却长达30天。据资料显示,我省平均入梅日期为6月14日,出梅日在7月8日,平均梅雨期25天。与历史相比,今年入梅略微偏早,出梅也偏早。
省气候中心预计,今年7、8月份高温天气大部分地区接近常年或偏高,其中浙西南地区高温天数将较常年偏多。7月平均气温大部分地区在27℃-29℃。
我省各地的高温天从西向东逐渐减少,中西部地区最多。2003年各地日最高气温≥35℃的高温日数,除海岛外,全省大部分地区在40天以上,中西部地区更是高达50-65天,是常年平均值的2-3倍。
高温来袭 防暑常识不可少
高温天里,对人体是个考验。如何防暑降温呢?在此提供一些夏季防暑的小常识,帮您安度盛夏。
多喝白开水,并要定时饮水,不要等口渴时再喝,口渴后不宜狂饮。
忌受热后快速冷却。炎夏,人们外出或劳动归来,喜欢开足电扇,或是立即去洗冷水澡,这样会使全身毛孔快速闭合,体内热量反而难以散发,还会因脑部血管迅速收缩而引起大脑供血不足,使人头晕目眩。
空调室内外温差不宜太大。使用空调时,室内外温差不超过5℃为宜,即使天气再热,空调室内温度也不宜到24℃以下。
生活起居要有规律,不要经常熬夜,保证充足的睡眠也是预防中暑的有效措施。睡眠时注意不要躺在空调的出风口和电扇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