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名片:全岳明,男,1957年10月出生,浙江永嘉人。1981年毕业于金华农业机械化学校,大专学历,高级工程师,现任温州市农业机械管理处处长、农机监理所所长。他是温州市第九、第十届人大农村和资源保护工作委员会委员,温州市第十一届人大代表、农村和资源保护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2006年获“十五”全国农机化管理工作先进个人,多次获全省农机管理系统先进个人、温州市级优秀共产党员,连续9年被评为温州市农业局优秀党员和先进工作者。主持完成的多个农机科技推广课题获省、市科技奖和农业丰收奖。□本报记者 俞廷尚
严立规章,把紧箍咒先套在自己头上
温州市农业机械管理处办公大楼的入口处,一台指纹签到机格外迎人注目,这就算在企业也并不多见。而在这里,实行签到上班已有18年的历史。
在全岳明担任负责人之前,该处是出了名的难管单位。1993年,全岳明毅然接过了这个烫手“山芋”。
没有规矩难成方圆。全岳明上任后,向上级部门连续打了3个报告,要求改革现有管理制度。
“一个单位的员工,如果连准时上班都做不到,怎么开展工作、发展事业。”全岳明告诉记者,他上任的第一件事,就是建立一天4次的上下班签到制度,并把考勤与业绩考核和奖惩制度结合起来。结果,率先垂范的他,超勤数总是全单位最多。
此后,他还推行了办公电话定额制度、公费医疗制度、财务管理制度、学习制度等一系列规范管理的手段,实现了以制度管人。“他总是先把这些紧箍咒套在自己头上,自己做好表率。”与全岳明共事11年的郑建元告诉记者。
现年75岁的该处原副处长李旭东这样评价全岳明:“他作风正派、不谋私利、以身作则,感染了所有职工。”他与全岳明共事14年,见证了农机处在全岳明的带领下成为温州市乃至全省农业系统的先进单位。全岳明以身作则的工作作风,让管理制度得到了贯彻落实,农机处的面貌也焕然一新,连续9年被评为全省农机管理系统先进单位。
爱岗敬业,30年如一日服务于农机事业
在全省农机系统,全岳
明是排得上号的“老农机”。1981年开始,一直奋战在农机化事业的一线。
很多朋友都问他同样一个问题:为什么总是呆在农机管理处,这个单位有那么好吗?“有感情了,农机是我事业的全部,我一辈子的工作就做了这一件事。”全岳明说,曾经也有不少机会可以调动和升职,但他都拒绝了。
都说干一行,爱一行。可要几十年如一日地认认真真做好同一样事情,可不容易。全岳明的这股子认真劲,让全单位的职工都佩服。
前几天,为做好购机补贴督查工作,全岳明亲自带队下乡,抽样入户做调查,3天时间跑了6个县,抽查了70多户农机大户。跟着全岳明跑的同事陈达是实实在在体会到了他那股子认真劲。“这个机具什么时候买的,型号是什么,价格是多少,享受了多少补贴,你有没有接受过培训,喷漆了没有……”陈达说,全岳明每到一处都仔细地了解情况,有些问题难住了好几个机手。
每逢农忙季节,全岳明都会带领技术人员深入基层,开展宣传调研,解决技术难题,给农民朋友送去一项项先进适用的农机新技术。
正是在田野上,全岳明完成了推进农机化事业发展的一个个课题。2006年他主持完成的《农田信息快速采集关键技术和设备的研究》获温州市科技进步二等奖,2007年主持完成的《百万亩水稻收割机械化服务》项目获温州市农业丰收奖一等奖,2010年参考完成的《水稻优质高产高效节本技术》获全国农牧渔业丰收奖三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