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2版:文摘

让老传统开出“时代花朵”

  “为什么不用农机种地呢?”一位老大娘说:“玉米涨价还没有农资涨价高,用牛种地也是为了少花点钱。”“天这么旱为啥不喷灌?”一位大学生村官说了实话:“这个‘百亩喷灌’项目建成后一直未用,可能是机井和管线连接有问题。”这是山西省副省长刘维佳自带被褥住村干活后听到的。
  这样的话,坐在办公楼里是很难听到的。
  有人说,新的时代,一些老传统过时了,不适应了。你要真下乡,和百姓同吃同住同劳动,手中的活儿谁干?案头的文件岂不要堆成山?不坐小车,山一程,水一程,这时间谁浪费得起?在一定意义上,这顶多算是“聪明人”的借口。
  懂得了“民心向背”这个中国历代兴衰更迭的基本道理,懂得了“党执政后的最大危险是脱离群众”的深刻含义,我们就会想方设法地同人民在一起,进而把人民作为决策干事的一种根本价值导向。
  被称为当代乡镇党委书记楷模的文建明,发动干部挨家挨户找问题,数年下来已经找不到积怨了,干群关系融洽,百姓收入7年翻两番。他的事迹表明,坐在办公室等矛盾找上门,远不如自己上门找矛盾。工作再忙、文件再多,每年真正到基层与百姓住一两个月,用心听百姓说话、为百姓办事,“血肉情谊”不言自明。
  新的环境条件不是干群疏远的理由。想拉近距离,就有千百个办法;想解决问题,就有千百条途径;想为民谋利,就有千百种方式。心无百姓,这也难那也难;心有百姓,“老传统”总能开出“时代花朵”。
(摘自《人民日报》司空山/文 2011年8月4日)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