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D1版:浙江海洋与渔业

书写一条鱼的传奇

第二届中国杭州·千岛湖有机鱼文化节开幕

  •   □本报记者 金茹
      本报讯 一条鱼带动一方经济、一条鱼呵护一湖秀水。8月18日,第二届中国杭州·千岛湖有机鱼文化节暨有机渔业科技文化展在杭州西湖文化广场隆重开幕。淳安千岛湖渔业50多年的发展,造就了我国渔业发展中的一个成功典型,并写就了淳牌有机鱼的精彩篇章。
    生态:首创洁水渔业
      千岛湖拥有80万亩水面,占我省水库养鱼总面积的一半。在自然环保的水环境中,千岛湖鲢、鳙鱼以湖中天然饵料浮游生物为食,经过7—9年的自然生长,每尾鱼体重达到4公斤以上,才能“游”向全国各大酒店。
      鲢、鳙鱼还维护着千岛湖生态的平衡,对净化水质发挥着积极的作用,千岛湖渔业首创的以鱼保水理论和洁水渔业模式,成为全国大中型水面渔业利用的典型。
    科技:采用独特的捕捞技术
      淳安以科技为支撑,加快传统渔业的转型升级,以工业化理念构建淳牌渔业产业链条,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大水域生态放养、捕捞、贮存、运输的产业体系。
      杭州千岛湖发展有限公司首创的“沉浮式活水船”获国家专利,独特的“拦、赶、刺、张”联合渔具渔法捕捞技术,还获全国科技大会重大成果奖。
    品牌:创造综合效益10亿元
      经过数年的品牌建设,千岛湖淳牌有机鱼已成为当地一张名副其实的金名片。淳牌有机鱼身上的奖项不胜枚举——中国首个活鱼驰名商标、中国名牌农产品、中国农产品金奖、中国生态农产品十佳品牌等。
      截至目前,千岛湖渔业年经济产值近5亿元,并带动了当地以鱼为主题的特色餐饮、加工、旅游和文化等产业的发展,社会综合效益达10亿元。特别是场面壮观的千岛湖巨网捕鱼,被称为中华一绝。
    文化:做条有“创意”的鱼
      从“有形的鱼”到“创意的鱼”,从“美味的鱼”到“文化的鱼”,千岛湖已将传统渔业、品牌渔业逐步向文化渔业、创意渔业转轨升级。
      2007年,杭州千岛湖发展有限公司成立了国内首个鱼拓社和鱼拓创作室、鱼拓作品展览馆,使千岛湖成为全国鱼拓艺术品展示交易中心和中日韩鱼拓艺术创作基地,公司也被列为省重点文创企业。今年6月,千岛湖成功承办首届国际鱼拓大赛,又朝着“中国鱼文化之都”迈进了一大步。
    从千岛湖捕获的最大青鱼的标本。 顾伟栋 摄第二届中国杭州·千岛湖有机鱼文化节开幕式现场。顾伟栋 摄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