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3版:产业

中药材价格连续十周回落

杭白菊有风险,元胡有利好

  □本报记者 金 茹
  在经过两年的持续上涨后,从今年7月开始,中药材价格开始逐步回落。省中药材产业协会提醒,由于前期高价位,近期杭白菊价格、效益将同比下降,种植风险进一步增大;但元胡由于多年来行情起色不大,种植面积减少,库存量明显降低,今年市场价格上升较快,农民可参与种植。
元胡、白芍价格上涨
“元胡种植费工费时,农民都不愿意种。”林正春是磐安正春堂参茸药材有限公司总经理,他告诉记者,元胡前两年价格飞涨,1996年达到每公斤68元,由于效益好,农民们大量种植,结果价格一落千丈,现在磐安基本没人愿意再种元胡,销售也都是靠库存。但这个消息对农民来说可能是个利好,省中药材产业协会副秘书长何伯伟表示,我省元胡5月中旬采收,今年全省种植面积在2.2万亩左右,比往年略有下降,由于元胡库存量明显降低,今年市场价格上升较快。当前元胡播种在即,元胡籽价格已猛涨到了每公斤45元。
  与元胡一样,在我省种植面积逐步萎缩的还有白芍。据了解,白芍生产周期要4年,十分费工,售价也不高,现在仅为每公斤27元。“安徽亳州的规模已超过浙江,年产量达到3万吨。”林正春说,现在他都去亳州收购白芍,量大,价格也便宜。面对外省基地的逐步扩张,省中药材产业协会十分关注,何伯伟介绍,因为是道地药材,“浙八味”药材有效成份含量要比其他地区的高出许多,如白芍中芍药苷的含量比国家药典的标准还要高,能很好地保证中药的药性。所以目前省农业厅、省经信委、科技厅等几厅局已联合开展振兴发展“浙八味”行动,在提升发展规范化生产基地的同时,用道地药材生产高质量饮片和中药产品,共同打造“浙产药材”品牌,体现优质优价。
杭白菊要以质取胜
  今年桐乡杭白菊种植面积达到6万余亩,比上年增加5%,预计平均亩产量将达到145公斤,是近年来最好的一年。目前桐乡市已销售杭白菊约4500吨左右,占桐乡菊花的80%,尚有1500吨干花存在企业、小贩手里。
  由于杭白菊已连续4年效益持续增长,价格过高,全国有17个省市引种了杭白菊,其中面积最大的有江苏盐城地区、湖北麻城、山西运城等地,去年开始,云贵川也大量引种,今年种植面积达到1万亩以上。估计今年国内种植杭白菊总面积达到17万亩左右,比上年增长约40%。
  同时,其他菊花品种也大面积扩种,如黄山贡菊上年种植面积不足2万亩,今年种植面积近5万亩。在这样大规模的产量压力下,业内人士预测,今年我省种植杭白菊效益将同比下降,种植风险进一步增大,但我省实施“北菊南移”工程,提倡订单生产,强调精深加工和多类型产品开发,产品质量优于其它产区,力争以质取胜。
下半年价格稳中有降
  据中药材天地网监测,至9月21日,全国中药材市场价格指数当前已是第10周连续下跌。加上目前众多品种正值产新,受价高、淡季、新货上市多重影响,各中药材品种销售迟缓,市场信心低落。
  专家分析,短期内中药材市场在下跌惯性驱使下,后期仍有继续向下寻底的可能,但预计随着药市淡季的散去,药材价格将震荡进入合理的轨道。
  何伯伟表示,药材市场虽有回落,但还是高价位行情,高价抑制了需求,市场交易量不大。从我省药材生产量看,产量有所提高,下半年药材价格还是以稳中有降为主。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