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4版:科技

美国黑树莓扎根三门

  日前,笔者来到三门县泗淋乡泗淋村的兴民果蔬专业合作社黑树莓种植基地,放眼望去,果树上挂满了一颗颗紫红色的黑树莓,10多个社员正在繁忙地采摘,来自椒江、临海、路桥的3个客户等着购买。理事长林贤斌欣喜地告诉笔者:“我们实行绿色种植,品质好,各地客商从农民信箱和网上得知后,纷纷上门求购,每公斤卖到60元还供不应求。”
  黑树莓原产于美国,因其果型与草莓相似,呈紫红色,又长在树上,故称为黑树莓。据有关专家介绍,黑树莓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抗氧化活性居各种水果之首,有止渴、祛痰、解毒、美容养颜活血等功效,果实中的鞣化酸对癌细胞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2009年8月,林贤斌从山东省农科院引进1000多株黑树莓苗,试种了2亩。在试种中,林贤斌到山东省农科院学习种植技术,买来资料、光盘刻苦钻研,碰到技术难题向专家请教,试种的2亩黑树莓获得成功,于2010年5月挂果。
  2010年8月,合作社向泗淋村村民承包的10多亩土地都种上黑树莓。为提高产量和质量,合作社按照国家绿色食品操作规程和要求种植,不打农药,施用农家肥,勤剪枝,细管理,种植的10多亩黑树莓获得丰收,于今年5月初开始采摘,平均亩产量达到1200多公斤,按批发价每公斤60元计算,亩产值达到7万多元。
  据有关专家介绍,黑树莓果实酸甜可口,营养丰富,除鲜食外,还可加工果汁、果酒。“接下去,我们合作社准备向深加工这方面发展,把黑树莓产业做大做强,打出品牌。”林贤斌告诉笔者,“目前,我们已与外地一家饮料生产企业达成合作意向,向泗淋村村民租来40亩土地,明年将种植面积扩大到50亩,利用黑树莓生产饮料、果酒,拉长产业链,提高产品附加值,提高社员和合作社的经济效益。”
朱曙光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