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大学生到企业白领,再到创办自己的葡萄园,许接军的创业历程可谓一步一个脚印。在翠绿的葡萄藤下,他告诉笔者,今年订单实在太多,忙都忙不过来,少说也有50多万元的收益。
许接军1971年出生在宁波海曙区,大学毕业后,到宁波钢铁厂工作。1998年企业转制,许接军下岗待业。去做什么好呢?许接军与大多数人一样,到处托关系找工作,每次都是满怀信心而去,垂头丧气而归。他从报纸上、电视上看到国家出台许多补农惠农政策,想老呆在家里也不是办法,要不到农村去创业?
说干就干。2007年,经亲戚朋友介绍,他到宁波去承包土地,都没有谈成功。2009年,他到象山石浦,从195户农户手中承包了150亩老橘园地,并举家迁往石浦昌国北门塘,住进简陋的棚舍,开始了艰难的创业。
很难想象,一个从未做过农活的城里人,白手起家搞农业,有多难。一切都从头开始。许接军接包的150亩橘地中,100亩橘树前几年由于发生病害基本死光了,剩下的50亩都是些品质劣、产量低的老橘树。购农机、挖病死橘树、掘土沟、修机耕路、埋基肥,许接军和妻子每天劳动10多个小时,披星戴月奋战了三四个月。整好田地后,他又马不停蹄赴金华、山东、河北购买葡萄苗。先期投入就将近50多万元。2010年10月,许接军牵头成立了“象山东卫葡萄种植专业合作社”。
为了全面掌握种植技术,他向种苗公司索取技术资料,买来大量书籍学习,向农技专家请教,择芽、疏果、整枝、施肥、病虫防治一样不少,精心侍弄着这些葡萄。为提高品质、适时调整葡萄的生育期,他又投资100多万元,盖起了塑料大棚,并全部施用有机肥。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今年是他种葡萄的第3年,就获得了可观的收入。
在许接军的葡萄园里,有美夏、红乳、巨玫瑰、克伦生等品种的葡萄。它们有着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特别甜,甜得让人一吃难忘。说起这个,许接军显得很自豪。他说,为了保证品质,他不单纯追求高产,挂果多了就及时摘掉。许接军戏称:“这是实行计划生育、少生优生。”为了保证消费者吃上安全绿色葡萄,每次一挂果,他就给葡萄套上袋。这样虽然葡萄的成熟期要晚几天,但可预防葡萄沾上农药,而且也不会有虫害。另外他选择的农药都是高效低毒农药。由于葡萄品质好,他的葡萄虽卖得比别人的贵,还是供不应求。另外他对其中的50亩老橘树进行嫁接改良,今年产出了“红美人”橘子。
眼下,许接军又为葡萄园的下一步发展描绘了蓝图:计划明年在大塘港灌区再承包300亩田地,石浦昌国北门塘葡萄园周边的200多亩也想承包过来,扩大葡萄园面积,种植新品种葡萄。他说,目前全园葡萄都采用无公害标准生产,他要把整个葡萄园建成一个绿色有机食品基地。据了解,许接军的低产果园改造项目已得到象山县农林部门的支持,规范土地流转承包合同也可相应得到补助,青年创业贷款方面也得到有关部门的支持。如今,许接军又站在了新的起跑线上。
高伟民 俞民鲁
许接军正在采摘葡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