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9世纪90年代初,一种身长约0.4厘米的小昆虫从中美洲飞到美国的布朗斯维尔州和德克萨斯州。开始,人们对这种小昆虫不以为然,但事情的发展却大大出乎人们的意料,这种昆虫以它快速的繁殖能力和惊人的硕大胃口,给当地棉农造成了不可估量的损失。
这种叫象鼻虫的昆虫,最喜欢食用棉花的嫩芽和棉桃,所到之处,大片的棉田便会在顷刻间被毁于一旦,这让无数的棉农损失惨重,而棉农们却对它束手无策。到1910年,象鼻虫已席卷了亚拉巴马州的所有棉花田。灭虫专家建议用大剂量杀虫剂进行喷洒。但不久之后,更多的象鼻虫卷土重来,且来势更加凶猛。
有个叫凯威的棉农,却在无意间找到了对付象鼻虫的良法。他在种棉花的同时,还在棉田里套种了大豆、烟叶、玉米、西瓜等作物。当时他的想法很简单:如果象鼻虫吃掉了棉花,还有套种的作物去补偿。让凯威没想到的是,虽然象鼻虫还像以往那样多,但因有了其它套种作物的铺垫,该吃哪种作物成了象鼻虫最艰难的选择,这无形中给棉花生长提供了有利时机。而象鼻虫的整个寿命只有三个星期,凯威立即抓住这三个星期的空隙,只喷洒了少量的杀虫剂,就消灭了大量的象鼻虫。当年底,凯威50亩土地的收成与往年相比,竟提高了4倍多。这让凯威喜出望外,附近的棉农闻讯纷纷向他取经,专家们也对他的新种植法进行了总结,并很快在全州棉农中广泛推广。
凯威的这一小小发现,竟意外地使亚拉巴马州的经济从此步入了繁荣发展的快车道。
鉴于凯威的特殊贡献,亚拉巴马州政府为他颁发了“最有意义的发明奖”。凯威在答谢词中说:“我认为,象鼻虫才是我们最应该感谢的大功臣,如果不是它的突然造访,我无论如何也不会产生出在棉田里套种其它作物的想法,大家也不会过上现在的幸福生活。”
生活中,灾难总会不期而至。但灾难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在灾难的阴影中看不到阳光。正如恩格斯所说:没有哪一次巨大的历史灾难,不是以历史的进步作为补偿的。
(摘自《青年文摘》 张达明/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