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陈鎏琰【样本】 2010年,杭州被商务部确定为全国10个肉类、蔬菜流通追溯体系建设试点城市之一,率先开展肉类、蔬菜流通追溯体系建设,要求运用信息技术手段,形成“来源可追溯、去向可查证、责任可追究”的质量安全追溯链条。
在作为试点的杭州万寿亭农贸市场,消费者购买肉制品后,就能拿到一张像超市购物时的电子小票,上面除了销售信息,还有一个20位数字的追溯码。消费者在农贸市场放置的电子触摸屏上,或登陆网上肉类质量安全追溯信息平台,输入产品追溯码,就可以清楚地了解所购肉制品是从哪个肉类交易市场批发的,肉的检疫证号、产品证号、屠宰日期等各类信息。
据杭州市农业局负责人介绍,该追溯系统已覆盖了该市60家生猪批发行、50家超市及2万余家餐饮和团体消费单位。
【解读】 当前,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备受关注。然而由于我省农业小规模、分散式的生产方式尚未根本改变,给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增加了很大难度。
《浙江省现代农业发展“十二五”规划》(以下简称《规划》)强调,“十二五”期间,我省将健全农业监督管理体系,其中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强化农产品质量监管和动植物疫病防控,围绕重点地区、重点产品和突出问题,深入实施专项整治,严格投入品监管,投入品抽检合格率要达到90%以上。规范农产品质量安全信息发布,深化例行监测,强化监督抽查,探索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产地准出与市场准入相配套的产销衔接机制,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制度。加快标准制修订步伐,深入推进标准化示范创建,大力发展“三品一标”产品。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农产品质量安全执法监管体系和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建设,提升检验检测能力、综合执法能力和行政监管能力,主要农产品质量安全抽检合格率稳定保持在96%以上。同时,建立以生产经营主体自律为基础、县域综合防治为核心、省界流通防疫监管为重点的动物疫病区域化控制机制,认真落实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和动物卫生监督责任。进一步推进农作物病虫监测预警体系、重大植物疫病阻截带建设,加强植物产地检疫、调运检疫和市场检疫,强制免疫密度保持在95%以上,免疫合格率在70%以上,不发生区域性重大动植物疫情,加强对重大植物疫情和外来有害生物监测防控,防除面要保持100%。
据了解,在推进农业监管体系建设中,《规划》还将加强农业防灾救灾体系建设和农机安全生产监管作为重要内容。《规划》明确要求,要立足防灾、抗灾和减灾相结合,建设农业气象灾害防御和气象服务体系。健全自然灾害应急防御和灾后恢复生产机制,积极调整布局结构发展沿海避灾农业,落实主要农作物种子和救灾物资储备,加强防灾减灾工作,努力减少灾害损失。认真贯彻《农业机械安全监督管理条例》,深化“平安农机”建设,改善农机监理装备,建立安全监督检查机制,加强警农合作和农机安全宣传教育,继续抓好拖拉机道路交通安全整治,严防农机重特大事故发生。到2015年,农机万台事故死亡率下降10%,确保不突破拖拉机道路交通安全死亡人数控制指标。
同时,《规划》提出,要加强农村“三资”和农民负担监管。依法保障农民土地承包各项权利。加强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管理和服务,推行土地流转合同化管理。健全土地承包仲裁机构,依法及时调处土地承包纠纷。建立健全农村集体“三资”监管体系。强化农民负担监管,构建省、市、县三级联动的监管网络,切实保护农民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