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习记者 姚力丹
河道纵横、湖塘星罗棋布的嘉兴市素有“鱼米之乡”之美誉,江南水乡独特的地貌环境为其发展现代渔业创造了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十一五”期间,按照“规模集中、品质提升、产业升级、环境友好、功能多样”的产业发展思路,嘉兴闯出一片特色渔业新天地:以中华鳖、南美白对虾、罗氏沼虾、观赏鱼、白玉蜗牛等为重点的特色水产养殖健康快速发展,其中观赏鱼、白玉蜗牛产量居全省第一,中华鳖更是独占鳌头,占全国产量的五分之一,水蛭、河鳗、泥鳅等新兴水产养殖产业发展迅猛。“十二五”,通过培育精品特色产业区、促进主导产业转型升级、推进渔业二、三产融合,嘉兴立志要打造“自然环境和谐、基础设施优良、渔业结构合理、区域特色鲜明、科学技术先进、运营机制新颖”的现代特色渔业发展新格局。
精品特色养殖如火如荼
说到水产养殖,不外乎是养些鱼、虾、鳖、蟹等,但或许你想象不到,“吸血鬼”水蛭也是能发家致富的宝贝。在桐乡市河山镇庙头村,就有一家欣龙特种水蛭养殖合作社,去年,这里出产的水蛭干品总量达35吨左右,毛收益超2800万元。
陆树松是欣龙水蛭养殖合作社的负责人,他告诉记者,水蛭俗称“软黄金”,其体内的水蛭素不但可以治疗跌打损伤、高血压、冠心病,还可以用于断肢再植的术后治疗,“虽然水蛭在医药上价值很高,但人工养殖还属起步阶段,养殖技术要求高、难度大,所以市场缺口很大。”正是看中了水蛭养殖的前景,2002年,陆树松在庙头村承包了35亩土地,投入资金20多万元,引进10万条水蛭苗种开始养殖。经过9年的摸索发展,如今,欣龙水蛭养殖合作社面积已达541亩,并拥有600平方米的水蛭产卵和孵化实验室各2个,年可孵化幼蛭5000万尾。目前,该合作社的水蛭养殖、繁育技术已处于国内领先水平,出产的水蛭还通过了有机产品认证。
水蛭带来了真金白银。陆树松介绍,现在,每吨水蛭干品的价格高达80万元,去年,合作社利润额高达300多万元,平均每亩纯收入有2万元。
不仅是水蛭,白玉蜗牛也是嘉兴特色水产养殖的“掘金”一宝。白玉蜗牛是我国特有的一种可食用蜗牛,与鱼翅、干贝、鲍鱼一起被誉为国际上的四大名菜。作为全国闻名的“蜗牛之乡”,嘉兴南湖区已有27年的白玉蜗牛养殖历史。“白玉蜗牛具有投资低、效益好的特点,非常适合家庭养殖。”南湖区水产站有关负责人介绍说,白玉蜗牛繁殖力强,一只种蜗牛一年可繁殖300只,而一只商品蜗牛从孵化到出售仅需六个月,投资回报快。去年,全区白玉蜗牛养殖面积达3114亩,年产量3538吨,约占国内总产量的70%,已成为全国最大的白玉蜗牛养殖基地之一。“十二五”期间,嘉兴将进一步加快培育白玉蜗牛、水蛭、观赏鱼等新兴优势养殖品种,重点发展林埭、新埭、黄姑、广陈四镇组成的观赏鱼养殖产业区、南湖区余新镇白玉蜗牛养殖区、海宁市许村镇河鳗出口养殖基地和桐乡市河山镇水蛭养殖区。力争到2015年,重点产业区的白玉蜗牛产量达到5000吨,产值8000万元;水蛭养殖产量达到1000吨,产值3500万元;河鳗产量达到700吨,产值1亿元。“我市将通过加快渔业产业布局调整,基本构成中部和沿钱塘江设施渔业示范区、北部名优鱼类产业区、特色明显的一镇一品特种水产品养殖区、北部湿地渔业和大水面洁水渔业开发区。”嘉兴市海洋与渔业局副局长沈小华介绍说。
园区建设推动产业转型升级
眼下正是河蟹上市的季节,产自嘉善的汾湖蟹因鲜美可口一直深受消费者喜爱。随着嘉善陶庄镇汾湖蟹现代渔业园区的落成,汾湖蟹将以此为契机,走上提质增量之路。
作为省级现代渔业园区创建点,汾湖蟹现代渔业园区总投资353万元,面积1200亩,其中包括150亩成蟹高效养殖示范区和60亩优质蟹种培育区。据嘉善特种水产有限公司的有关负责人介绍,汾湖蟹现代渔业园区的建成,不仅可以改变以往嘉善从外地引进蟹种的历史,还有利于推行种草养蟹的生态养殖模式,实现蟹种培育、成蟹养殖一条龙的系统养殖,“在园区建设中,我们还安装了过滤膜双层防污网和底部增氧设施,不但能增强河蟹的‘野性’,还能减少对汾湖的污染。”当地技术人员预计,今后,汾湖蟹现代渔业园区可年产汾湖蟹30吨、鱼虾195吨、优质扣蟹150万只,实现产值1036万元,利润155万元。“十一五”期间,按照“设施完备化、经营规模化、生产标准化、产品优质化、营销品牌化、产业一体化”的要求,嘉兴以良种繁育、设施养殖、生态养殖和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为重点,通过养殖区域、模式调整,积极创建现代渔业园区,实现主导产业转型升级。到2015年,嘉兴将建成省级现代渔业主导产业园10个、特色渔业精品园25个、规模化标准化生态养殖基地56个、工厂化养殖基地8个。“通过科学规划、扩大规模、改良品质,我市将实现中华鳖、南美白对虾、罗氏沼虾、青虾汾湖蟹等渔业主导产业转型升级。”沈小华说。
打造二、三产融合发展的产业链
如今,当游客们前往平湖市东湖游玩时,会在波光粼粼的湖中发现一种色彩斑斓的观赏鱼——锦鲤。这些美丽的鱼儿是浙江亿达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投放的,目前东湖景区锦鲤投放量已达180万尾,成为东湖最美丽的一道风景线。
浙江亿达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以观赏鱼苗种繁育、商品养殖和出口的高科技渔业企业,已成功培育出血鹦鹉、锦鲤等50个品种的观赏鱼,是国内最大的观赏鱼基地。“观赏鱼具有多种产业功能,不仅可以出口创汇,还是发展休闲观赏渔业的宝贝。”据公司负责人黄雪金介绍说,为进一步延伸观赏鱼产业链,公司投资4500万元,正在开发与观赏鱼相配套的水族器材项目,争取实现观赏鱼一、二、三产完美融合。
和浙江亿达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不同的是,桐乡欣龙特种水蛭养殖合作社则准备通过精加工拓展产业渠道。目前,合作社正与德国萨尔大学展开合作,研究开发水蛭深加工产品。而嘉兴潜福食品公司则通过白玉蜗牛深加工研发,成功开发了潜福牌系列蜗牛产品,年产即食蜗牛38万袋,成功打入了百胜集团、上海巴贝拉意式餐饮管理有限公司等著名国际连锁商贸集团。
据悉,“十一五”期间,通过不断优化渔业产业结构,嘉兴渔业二、三产业比重明显提高,产业结构更趋合理,水产品加工规模和生产档次进一步提升,全市水产品加工企业由2005年的14家增加到目前的28家,加工能力从9025吨提高到3.6万多吨。“未来5年,我们将继续优化调整渔业产业结构,在保持一产提质增效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渔业二、三产业比重。”沈小华说。
得天独厚的江南水乡美景也给嘉兴休闲观光渔业提供了“沃土”。为此,“十二五”期间,嘉兴将投资4000万元,改造提升5个休闲渔业精品基地,积极开发以观光旅游为主的渔业三产,坚持高标准、有特色地发展集生产、休闲、观光、体验、文化于一体的休闲观光渔业,不断拓展渔业产业功能,弘扬渔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