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约记者 金 波 杨军雄 本报记者 袁 卫
本报讯 11月29日,2011浙江农博会在杭州和平国际会展中心落下帷幕。作为市民和农民共同的节日,省农博会成了我省农产品供销的年度盛会,今年更是吸引了大批领导、客商和市民参观,获得了多方好评。据统计,本届省农博会参观人数累计达27.6万人次,现场销售1.87亿元,合同订货额达51.3亿元,比上年增134.6%。
农博会期间,省领导赵洪祝、夏宝龙、乔传秀、李强、黄坤明、葛慧君、茅临生、蔡奇、林凯俊、程渭山、冯明、斯鑫良、陈艳华、黄旭明、冯明光和省军区司令员傅怡、杭州市市长邵占维,全国人大财经委副主任委员吕祖善等到现场参观展示展销活动,充分肯定了本届农博会。
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赵洪祝参观后表示,省农博会是推动我省农业生产方式转变的有效平台,是展示农业现代化成就的重要窗口。多年实践证明,省农博会在众多名特优新农产品与广阔的市场之间搭起了桥梁,让农民和消费者都得到实惠。要精心办好每一届农博会,进一步打响品牌,以此为载体促进农业生产规模化、标准化和生态化。消费者希望吃得放心、吃到营养、吃出特色,有关部门、农业龙头企业和专业合作社要科学分析从农博会上收集到的市场信息,进一步抓好食品安全工作,大力发展高效生态农业、特色农业,既满足市场需要,又促进农民增收。赵洪祝等还特意来到我省对口支援的新疆阿克苏地区的展位前了解销售情况,并到台湾省南投县展位上向工作人员致以问候。
省委副书记、代省长夏宝龙在参观时说,省农博会一届比一届办得好,越来越受到企业、农民和市民的认可和喜爱,要继续打响省农博会这一品牌,关键是要在发展现代农业、生产特色优质农产品上不断取得新突破。要适应市场需求,大力提升高效生态农业发展水平,加强科技创新和体制创新,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加快推动农业产业转型升级,确保优质农产品供给,促进农民持续增收,让农民、市民共享现代农业发展带来的实惠。
农博会现场名品荟萃,采购洽谈热火朝天。杭州展团的太阳能蔬菜栽培和湖州展团的城市微农业系统赢得了众多好奇目光,许多白领人士纷纷下单;义乌晨云健康面、玉环玉柑茶、缙云黄茶等新产品一亮相,就引来了大批客商;而龙泉灵芝、藤桥熏鸡、临海涌泉蜜桔等传统名特优农产品更是卖得热火朝天,涌泉蜜桔每天都要补货。省农博会期间,杭州、湖州、绍兴、龙泉、开化、奉化等地,均在杭州举行了当地的名特优新农产品推介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