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曹丽娟 通讯员 吴小樟 孙益军
一个曾经负债率较高的县级供销社,主动适应市场经济要求,坚持夯实基础、开拓新业、服务“三农”的工作方针,采取以资产生财、以地生财、以政策生财等一系列措施,深化体制改革,创新经营机制,拓展服务领域,实现了跨越式发展。2009年,该供销社跨入全省供销系统十强县级联合社行列;2010年,其综合业绩排名全省县(市、区)级供销社第二;今年,它的资产收益可望达到1600万元。它就是位于美丽富春江畔的富阳市供销合作总社。
思路决定出路。富阳市供销合作总社党委书记、主任杨承华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如何改造、提升供销社特别是基层供销社的实力?眼下的城乡统筹是一个机遇,可以通过参与中心村、中心镇建设,调整经营业态,谋划打造块状商业,置换优质资产,实现保值增值。
壮大实力,目的是为了更好地服务“三农”。这些年来,富阳市供销合作总社把服务“三农”放在突出位置,开展农信担保,破解农民贷款难;发展网络经济,构建农产品进城、消费品下乡的双向流通平台;建立品牌指导站,实行品牌富农。
农信担保,门槛低机制活
在富阳,“土篱笆”土猪肉小有名气。因“土篱笆”土猪采用的是生态养殖法,饲料以玉米、干杂草、稻草、油菜秸秆为主,外加黑麦草、番薯藤、青菜等青饲料,不用抗生素和激素,所产猪肉肉质鲜美,口感纯真,目前每斤市场价比普通猪肉要贵3元左右。“土篱笆”土猪肉产自富阳市土篱笆生态农庄。这个建于2007年、位于富阳市场口镇红星村的生态农庄,占地900多亩,里面有养殖场、大棚蔬菜、鱼塘、无公害水稻等。日前,记者慕名来到农庄采访,想不到在富春江畔竟有这么一处开阔的去处:站在农庄东面向西望去,只见连片种植基地中间是一口池塘,塘中有个小岛,塘边上是一排猪舍……难怪富阳市市长助理、浙大生物技术研究所博士陈卫良跑遍富阳农村的田间地头,最后把这里作为打造生态循环农业的“试验田”。
虽然土篱笆生态农庄逐渐驶入轨道,但负责人孙龙珍回想起创业路上的艰辛时还是感慨很多。她说,开始因不懂技术,遭遇了挫折,资金周转不过来,要不是富阳市农信担保公司为她提供200万元贷款担保,她是走不到今天的。
与孙龙珍有类似经历的还有富阳市湖源乡杨家村农户汤炳松。2009年,汤炳松养了一批黄牛,当时由于进饲料加上买种牛花了一点钱,资金一时周转不过来,便想去银行贷三五万元临时掉个头,可担保一事却让他犯了难。
他找到农信担保公司,讲了自己的难处。公司在了解情况后,同意汤炳松用240平方米的房子,加上养到350斤重的31头黄牛作为抵押,为他提供了5万元贷款担保,帮助度过难关。
要贷款,找担保难,这是很多涉农企业和农户碰到过的问题。成立于2001年的富阳市农信担保公司,原由市财政注资500万元,主要为全市农业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农副产品加工及购销大户、农村规模种养殖大户、其他经济组织提供信用担保,解决涉农企业和农户流动资金不足的难题。2009年7月,杭州、富阳两级供销社分别注资1200万元、100万元,财政增资500万元,富阳市农信担保公司成为了一家注册资金2300万元的担保机构,由富阳市供销合作总社操盘运营。
增资扩股后,富阳市农信担保公司推出“高、低、活”的惠农举措:单笔贷款担保额度从以前的50万元提高到230万元;面向一般农户的起贷担保最低门槛由之前的5万元降到2万元;担保机制也更灵活了,涉农企业和农户申请贷款利率享受央行公布的同期同档次基本利率,担保手续费为1.5‰-1.8‰,低于同类机构的2.5‰,还允许涉农企业和农户以林权、土地租赁权质押,以及具有稳定收入的正式在职人员或个私企业主等自然人保证等灵活方式来解决担保问题。
富阳市供销合作总社在操盘运作过程中,充分利用自身的人才、管理、网络和品牌资源优势,创新方式,助强扶弱,强化管理,有效缓解“三农”贷款担保困局。去年年底,其注册资金又增加至5000万元。截至目前,公司共发生担保笔数267笔,担保余额为16318万元,在保户数320户,业务涵盖全市农业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村种养大户以及大学生“村官”、农家乐经营户和其他中小企业等。
双向物流,做好供销文章
富阳市供销合作总社下属的杭富罐头食品有限公司,是一家以本地竹笋为主要原料的农产品加工企业,主营对日出口业务,生产的水煮笋、水煮菜、水煮食用菌等精深加工产品80%销往日本。公司现有竹笋基地5万余亩,其中通过日本农林水产省有机认证的有1万余亩,今年收购竹笋1万余吨,是我省最大的竹笋收购单位之一。
2008年底,受暴雪影响,富阳新登、万市等地大批毛竹被压断,导致2009年春长出大批个头小、卖相难看的竹笋,投放市场后无人问津。公司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在富阳市供销合作总社的支持下,紧急调动收购资金,收购200万斤小竹笋,并用这批小竹笋成功开发出穗付笋、烧烤笋两个新产品,供应日本的高档料理店,为笋农减少损失400多万元。现在,公司每年都以比市场价高的价格收购次笋(太长、太细、畸形)500万斤,稳定了竹笋行情,增加了笋农收入。
这是富阳市供销合作总社帮助农民销售农产品的一个例证。
除了做好“销”这篇文章外,富阳市供销合作总社还致力于做好“供”的文章,解决农村安全消费问题,构建农产品进城、消费品下乡的双向流通平台。
该社先后组建了富阳市百合医药连锁有限公司、杭州华辰超市连锁配送有限公司和富阳市惠多利农资有限公司,健全烟花爆竹安全经营网,依托现代流通方式,以信息技术为支撑,采取新建、改造、吸收加盟等多种形式,对原有农村商业网点进行升级改造,在全市农村构筑“生活资料、农业生产资料、药品、烟花爆竹”等新型流通网络,为农村百姓提供“安全、放心、便捷、实惠”的消费环境。截至目前,富阳市供销合作总社已在全市铺设连锁经营网点1732个,配送中心4个,经营面积5.66万平方米,实现了全覆盖。去年7月,杭州华辰连锁超市有限公司升格为浙江供销联合配送集团,成为省供销社直属企业,迈出打造省级日用消费品连锁配送龙头企业的关键一步。今年上半年,新登供销社与浙江供销联合配送集团合作,建成了杭州地区首家农村小型商贸综合体,优化了农村商贸布局。
品牌富农,注重服务指导
去年5月26日,品牌浙江五年建设成果巡礼暨2010品牌浙江颁奖盛典在杭举行。在颁奖仪式上,富阳市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联合会品牌工作指导站荣获省品牌服务十大示范指导站称号,接受奖牌。
这个品牌工作指导站是富阳工商分局与富阳市供销社联合于2009年8月建立的,目的是为农民朋友搭建起一个品牌为农、品牌富农的平台,进一步加强农产品商标(集体商标、证明商标)注册和推广运用工作,把握品牌富农的主导权。
品牌工作指导站成立后,不仅要做好农民专业合作社注册商标数据库信息的采集和录入,建立注册商标台账和数据库,指导、督促农民朋友规范使用商标,还要引导并帮助农民专业合作社注册商标,拓展商标申请领域,争创自主品牌,积极推广“农户+合作社+商标”的农产品品牌经营模式,促进高效农业、知识农业、品牌农业的发展。
两年多来,该品牌工作指导站坚持“一乡一品”、“一村一品”的原则,指导、帮助105家专业合作社成功申请了注册商标,其中农产品集体商标6件,另有87家会员单位的商标正在申请注册之中,创建各级知(著)名商标、名牌11件。至今,已成功打造了半山桃子、东洲芦笋、安顶云雾茶等10余个知名农产品品牌。
农产品有牌与没牌就是不一样。2009年以前,富阳东洲芦笋专业合作社种植的芦笋因市场知名度不高,竞争力不强,销路打不开,导致收购价格一直上不去,亩产值仅8000元左右。2009年,在富阳市品牌工作指导站的指导帮助下,合作社创建了东洲岛牌商标,产品成功打进上海、杭州等市场,成为芦笋精加工企业的原料基地。2010年每亩产值达到2.5万元,销售额1170万元,带动农民增收200余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