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2版:要闻

保护传统文化成为村民自觉行动

青田因村制宜建起10多个“民俗之家”

  这几天,青田县吴坑乡上仁村赵世登、赵世盈等几户村民正配合村“两委”,在自家祖屋兴建一个“农家文化展示馆”,以保护农村民俗古迹、文化遗存。近年来,保护民俗文化正成为青田农民的自觉行动,到目前已经因村制宜建起了10多个乡村“民俗之家”。
  上仁村村委会主任陈继南介绍,这两年,经过新一轮危旧房改造后村容村貌大变样,村民几乎户户住上小洋房,为了保留村里的历史文化记忆,村里决定出资重新修缮一处旧宅,将村民拆旧建新过程淘汰下来的农具、日用器物统一安个“新家”,建一个既有历史符号又可供后代子孙追溯的“文化窗口”。
  海溪乡海溪村是青田鱼灯的发源地之一,今年初在县、乡政府的支持下,村里开始修建青田鱼灯展示馆,主要通过实物、照片等形式介绍鱼灯发展历史和现状,保护和挖掘鱼灯文化资源,充分利用鱼灯文化资源为新农村建设服务,让青田鱼灯这一传统文化真正得以传承下去。此外,村里还在筹划成立青田鱼灯表演公司,计划从农民子弟中选拔演员,在传承鱼灯制作及表演技艺的同时,为乡亲们提供“文化大餐”。
  方山乡龙现村是个华侨村,风景秀丽。前些年,名声在外的龙现村发展起乡村旅游业,村民由此获益匪浅。两年前,看到仅有自然风光难以吸引更多游客前来,村里决定开办一家民俗文化陈列馆。经过发动,村民自愿把自家的“宝贝”免费放进陈列馆,包括耕地的牛犁、抓鱼的竹篓、教书先生的书箱、水桶陶罐等100多件。除此之外,还展示首批全球重要农业文化保护项目——青田田鱼等。如今,方山乡龙现村民俗文化陈列馆已变身为吸引游客的招牌,每年都有五六千人到此观赏。
阮春生 徐晓军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