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葛勇进
一年中交通最繁忙的日子就要到来,从明天起,2012年的春运开始了。今年的春运比上年提早了10天,至2月16日结束。
昨天是“小寒”节气,“小寒大寒,冻成冰团”。而“小寒”节气,正好是数九寒冬中最冷的“三九四九”。俗话说:“三九四九冰上走”。也就是说,春运期间,我省将进入一年中最冷的时段。
对回家过年心切的人来说,除了难买的车票让人纠结外,再就是多变的天气了。春运期间往往是大雪、冰冻、冷空气大风、大雾高发时期,给回家的旅途增添不少变数。今年的春运天气,同样不容乐观。1月6日,省气候中心分析说,春运期间我省多雨雪天气,期间将有4次中等以上冷空气影响我省,其中1-2次将出现较明显雨雪天气,并有阶段性的寒冷和冰冻,且雾霾天气较多,希各方引起重视。
4次冷空气影响春运
近几天,全省都是阴雨天气,气温持续偏低。走在大街上,迎面刮来的北风,明显有一股凛冽的感觉。省气象台预报说,受冷暖气流共同影响,未来一周内,我省以低温阴雨(雪)天气为主,山区有小雪,高山地区还可能有冻雨。
1月4日早晨,温州、丽水地区和台州、金华南部出现了小到中雪,部分地区积雪达3厘米以上。未来几天,我省南部地区局部仍有雨夹雪或小雪,北部地区以阴天为主,偶有小雨,气温偏低。
再过两周,春节长假开始了。阴冷的雨雪天多少会影响回家或出游的心情。天气自然是大家非常关心的一件事。春运期间的雨雪天是少不了的,但天数与常年差不多,浙北地区13-18天,其他地区15-20天;总降水量全省大部分地区60-130毫米。
气温也与常年接近,但会有阶段性的寒冷和冰冻天气。省气候中心预计,1月上旬后期至中旬前期、中旬中后期、下旬后期和2月上旬后期至中旬前期将有4次中等以上冷空气影响我省,其中1-2次将出现较明显雨雪天气。
春运期间的寒冷是肯定的。据气象资料统计,历年1月8日至2月16日,全省常年平均气温仅6.0℃,平均最高气温10.2℃,最低2.8℃。但历史上这个时段,浙西北地区最低气温曾达零下10℃-零下16℃,东南沿海地区零下2℃-零下5℃,其他地区零下5℃-零下10℃。杭州最低气温出现在1969年2月6日,为零下9.6℃。
当前,已进入一年中最冷的时段了。省气候中心预测,今年春运期间,平均气温浙北地区3-6℃,东南沿海地区7-9℃,全省其他地区5-8℃。极端最低气温浙西北山区零下7℃-零下10℃,浙西北地区和浙西南山区零下4℃-零下7℃,东南沿海地区0℃-零下2℃,其他地区零下2℃-零下4℃。0℃以下的冰冻日数约5-11天,主要出现在浙北地区和浙中地区西部,浙西北和山区冰冻较严重。
除寒冷外,雾霾天气也不容忽视,今年春运期间我省西南气流较活跃,雾霾天气较多,尤其是冷空气影响前,或碰到阴雨天,最易形成低能见度的雾霾和雨雾天气;由于雨(雪)较多,气温偏低,部分地区将出现道路结冰现象,对春运交通运输影响较大;高山地区可能出现的冻雨还会对电力、通信等设施产生一定的不利影响,要注意防范。
防寒保暖措施早落实
春运期间是我省常年最冷时期,大雪冰冻等灾害性天气极易引发交通阻塞、供电受损、人员滞留等不利影响,社会敏感度高,因此,气象专家建议,要未雨绸缪,及早落实防寒抗冻措施。
相关部门要做好恶劣天气条件下交通运输、人员疏散、电煤供应、物流供应和医疗卫生等应急预案,尽早细化防范防御对策,确保春运安全顺畅;交通运输等部门要提早制定防范对策,做好除雪、除冰和滞留人员服务等各项应急准备工作。
电力部门应加强电网设施监控巡检,尤其需加强山区输电铁塔等户外供电线路巡查,防范冰冻天气可能造成的输电线路断裂和设施损坏。
农林部门要根据天气情况,及时指导农户做好油菜、蔬菜、花卉苗木、家禽家畜、设施农业等抗雪防冻准备,采取应对措施,最大程度避免可能出现的灾害损失。
冬季防火也需引起重视。春运期间,我省多受干冷气团控制,天干物燥,遇冷空气大风极易引发火灾,加上春运期间公众户外活动频繁,相关部门要加强巡检,做好火险的监测预警,抓好防范火灾的宣传工作,降低并消除火灾隐患,保护好森林资源和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冰冻天气极易引发感冒等疾病发生。广大民众需注意防寒保暖,预防流感等疾病。
省气象局将密切监视天气变化,及时分析春运天气。气象台将滚动发布春运最新预报预警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