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1版:文摘

《人民日报》选出2011“三农”十件大事

  1.粮食总产“八连增”
  全国粮食总产量达到11424亿斤,连续第五年稳定在1万亿斤以上。农民收入实现连续八年较快增长。
  2.“一号文件”聚焦水利发展
  2011年中央发布的“一号文件”,将水利提升到关系经济安全、生态安全、国家安全的战略高度,提出要从土地出让收益中提出10%用于农田水利建设。
  3.扶贫标准提高近1倍
  中央召开扶贫开发工作会议,中央决定将农民人均纯收入2300元(2010年不变价)作为新的国家扶贫标准,这比2009年提高了92%。
  4.草原新政出台
《国务院关于促进牧区又好又快发展的意见》出台。我国正式启动实施草原补奖政策。
  5.超级稻再攀新高
  在湖南省隆回县羊古坳乡,经农业部验收专家组测产,由袁隆平指导的108亩“Y两优2号”试验田平均亩产926.6公斤,创中国大面积水稻亩产最高纪录。
  6.违法占地现象仍突出
  去年,一些地方“以租代征”圈占大量耕地、违法批地等事件,引起社会广泛关注。这些行为扰乱了土地管理秩序,也侵害了农民的利益。毁坏耕地、强拆强占等土地违法案件,仍然是当前农村最突出的矛盾之一。
  7.猪肉“瘦肉精”事件
  双汇子公司济源双汇食品有限公司收购“瘦肉精”猪肉,引发社会各界对食品安全的关注。
  8.校车安全事故
  甘肃庆阳市正宁县校车事件造成21人死亡,江苏新沂校车事故造成15人死亡。多次发生校车安全事故,暴露出农村学校设点布局等问题。
  9.农村孩子的免费午餐
  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从2011年秋季学期起,启动实施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中央每年拨款160多亿元,按照每生每天3元的标准,为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提供营养膳食补助。
  10.新农保试点大提速
  在国家实施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试点的基础上,还有17个省份的444个县自行开展了试点,北京、天津等15个省份已实现制度全覆盖。
(摘自《人民日报》 2012年1月8日)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